本报讯(记者祝雪娟 通讯员王猛 郑佳庆)7月31日,国家防总发布通知,海河流域大清河上游新盖房枢纽流量加大,大清河水位持续上涨,东淀蓄滞洪区达到启用条件,决定自8月1日凌晨2点起启用东淀蓄滞洪区。东淀蓄滞洪区位于河北省与天津市交界处大清河南北两岸,总面积379平方公里。
作为海河流域淹没面积最广、滞洪容积最大的蓄滞洪区,文安县承接着大清河南北两支的洪水和清南地区五地市十四县5100平方公里的沥水,域内赵王新河是白洋淀唯一的泄洪河道。截至7月30日18时,文安县已对该县4个乡镇8个沿河村庄的居民完成转移安置工作。
在文安县苏桥镇苑口村,7月30日11时58分,在收到转移通知后,该村通过村民微信群、大喇叭向村民播送转移通知,同时,村两委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组织群众有序转移。据苑口村党支部书记冯建斌介绍,当天下午17时45分,该村完成了全部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
为扎实做好防汛工作,文安县建立水务、气象、应急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充分运用省防指“雨水情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与大清河河务管理处、新盖房枢纽管理所、枣林庄枢纽管理所的沟通,保障预测预报及时准确。
“我们及时调度乡镇、村街等责任人上岗到位,各级党员干部4256人下沉到底,同时组织30名技术人员上堤、驻村提供技术指导,对全县堤防、闸涵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文安县水务局局长田卫军说。
截至发稿,文安县河道比较平稳,未发生险情灾情,各级共预置抢险救援队伍30支、2088人,大型装备255台(套)。自然资源、住建、交通运输、水务、城管、供电、消防等多部门在危险区域、重点部位预置队伍物资,保障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