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5版:区域沧州

黄骅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89平方米

本报讯(记者董辉 通讯员刘馨怿)近年来,为建设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黄骅市不断加大园林绿化投入和科研力度,逐步改变历史上土碱树黄的城市形象,通过理水、治盐、绿化等生态修复举措,在盐碱地上书写了“绿色奇迹”。

截至目前,黄骅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5.74平方公里,公园绿地面积4.62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89平方米。城市绿地率41.2%,城市绿化覆盖率43.65%,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2.84%,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83.94%,建成区蓝绿空间占比44.79%。本着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原则,着力打造15分钟宜居生态圈,累计成功创评四星级公园游园3个,三星级公园、游园、广场7个,省级园林式街道14条、单位21个、小区19个,为城市品质建设增加了绿色点睛之笔。自2017年以来,黄骅市相继获评国家级园林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等。

严把“六关”,提升精细化养护管理水平

严把种植关。对于来年种植和补植的苗木,做好提前规划,在苗木卸车种植前严把质量关,确保进场苗木为合格苗、健康苗、优质苗;将苗木起挖到栽植的时间压到最短,当天来的苗木当天栽植完成,根据土壤干湿实际情况,新栽树苗至少保障三次透水,保证苗木的成活率。

严把修剪关。根据园林绿化功能需要、景观效果和设计要求,制定修剪方案,在不违背植物的生长特性和自然分枝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树木与生长环境的关系,按照绿化、美化要求,根据不同树种、树龄、长势强弱和季节进行修剪。

严把控肥控水关。控水方面根据气候特点适时适量浇水,夏季大雨及时做好排涝工作,防治无氧死亡现象。控肥方面根据苗木品种、生长季节,做好相应的施肥方案,增强土壤肥力和植物机体抗病性、抗寒等能力。

严把土壤关。土壤的优良程度对植物生长起着决定性作用,针对由于土壤指标造成的苗木死亡情况,及时作出土壤改良措施,保障苗木成活率。

严把病虫害防治关。针对不同病害,采取不同防治方法。春季和秋季抓好净园除菌工作,喷施石硫合剂减少病菌微生物繁殖。像介壳虫、白粉病、炭疽病等较为常见的病虫害,可采取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综合防治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影响植物生长。

严把培训学习关。加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学习,鼓励支持高级专业人才深化学习。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原则,一方面邀请行业专家到黄骅进行园林指导和交流,另一方面,组织从业人员赴优秀县市学习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

逐级“三验”,保障精细化养护质量达标

为加强日常巡查管理,保证精细化养护管理成效,切实形成长效管理机制,黄骅市对辖区所有公园、游园及道路绿地建立台账,对养护质量实行限时攻坚,严格执行三级验收制度,即主管科室初验、部门分管领导复验、“一把手”终验。

同时,每周不定期由部门领导带队组织“晨扫描”活动,每条街道徒步巡查,现场办公。对发现的问题能立行立改的现场解决,不能立行立改的列入整改清单,限时完成,整改情况一并列入“三验”考核。

亮牌“三色”,严格精细化养护绩效考核

对园林相关科室养护管理整体效果和交办问题整改情况,实行“三色”考核管理制度,即绿牌奖励、黄牌警告、红牌罚下。同时实行“日微志”汇报机制,坚持每日晾晒工作动态。结合日常工作及“三验”结果,完善评比考核计分制度,科学发放黄牌、绿牌、红牌,将排名情况纳入评先评优绩效考核,有效提升精细化管理效能。

“下一步,黄骅市城市管理局将2023年作为‘城市颜值提升年’,对照国家园林城市新标准和样板县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绿地系统规划,着重提升道路、口袋公园绿化布局,加强精细养护,不断‘增量、提质、升级’,持续深化提升城市颜值,推进开放共享绿地建设,打造绿色宜居之城。”黄骅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3-07-27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31704.html 1 黄骅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89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