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到来,文博游热度不断攀升,博物馆成了市民学习和游玩的好去处。上个周末,5100人次预约参观沧州博物馆,“逛博物馆”正在成为狮城市民周末出行与文化旅游的新方式
本报讯(记者崔上 通讯员邢雨龙)在炎热的夏天走进博物馆,不仅可以在文化视觉盛宴中感知城市历史与活力,提升审美体验,还可以避暑消夏……随着暑期到来,文博游热度不断攀升,博物馆成了市民学习和游玩的好去处。上个周末,5100人次预约参观沧州博物馆,“逛博物馆”正在成为狮城市民周末出行与文化旅游的新方式。
随手打卡小红书APP,搜索“沧州博物馆”就能看到50多条用户自发上传的“参观攻略”。从乘车路线到门票领取,从服务台“盖章”详细指南,再到如何寻找精品文物,这些来自网友们的经验分享,正吸引着更多市民探秘博物馆,开启一段文化旅程。
“我早晨8点半就来排队了,跟高中同学约好一起来博物馆‘盖章’。”正在天津某高校读大三的韩同学一边在服务台自助打卡,一边向朋友们展示已经盖了大半本的“打卡本”。“这后面的印章都是我上学时在别的博物馆盖的,但前面这几页一直空着,就等着放假回来,盖上属于我家乡的‘沧州文物’。”
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沧州博物馆游客数量达到近期新高。据统计,7月15日、16日共5100人次预约进馆参观,同比上周增长113.75%,比去年同期增长78.76%,文旅出游活力持续释放。其中既有沧州市区游客,也有不少周边县市游客,90后、00后成为“打卡”主力军。
参观中广受追捧的文创印章,件件都是文物精品。这里有沧州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北朝青釉堆贴花龙柄壶”,也有见证汉代错金镶嵌工艺高峰的“错金豹镇”。游客盖完12枚印章,还可以按图索骥,在展厅中寻找对应文物,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知识,不断解锁“逛博物馆”的新玩法。
“避暑游、研学游、亲子游等多层需求叠加,预测参观量还将持续攀升,再加之‘文博热’的兴起,这对博物馆将是一次‘暑期大考’。”沧州博物馆馆长吕庆元介绍,为了应对“大考”,沧州博物馆近期持续提升接待服务能力、健全安全保障机制。同时,在满足市民的文化新需求上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通过“打卡盖章”、举办“年代记忆展”、开发数字博物馆“小程序”等活动,希望能将观众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演变为更注重体验的沉浸式文化享受。
“新技术、新形式、新玩法让原本严肃的文物变得活泼,接下来,沧州博物馆将继续把提供优质文化产品放在首要位置,提高供给能力水平,着力打造更多体现沧州文化内涵与狮城人文精神的文博精品。”吕庆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