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孙渐进 记者冯立华)今年以来,丰南区政协始终坚持协商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建设,全力打造“丰事好商量”协商品牌,抓队伍、强阵地、搭平台、出成果,力求协商在各领城全覆盖。
全方位打造“丰事好商量”队伍。区政协党组和各党支部深化第一议题制度,赴多地集中学习考察,学习先进的协商经验;组织全体委员,通过在线学习、联组研讨等形式,推动履职能力大提升。落实“三联制度”,组织开展“双岗践诺”活动,常委带头、委员参与,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界别诉求,形成群众“心愿单”,党员委员带头对单服务,促进温室大棚自动化管理等12个问题解决。同时,落实“5+X”目标推动工作机制,完善委员考核办法,加大协商履职权重,并每两个月对协商履职情况进行一次通报,激发委员履职热情。
分领域建强“丰事好商量”阵地。按照覆盖各界、服务基层的原则,该区政协建设“四个一”履职阵地。即:“委员工作站”辐射乡镇联络组,“委员资政厅”引领界别联络组,“委员工作室”涵盖农村、社区促进下情上达,“民生议事会”服务基层群众,依托履职阵地组织委员开展协商,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群众身边问题26件。在开展微协商和集中学习交流基础上,向一线调研、收集社情民意等工作延展。今年以“委员进网格”为契机,开展“关注循环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调研8次,制造业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等视察5次,收集整理《打造“体育之城”的建议》等建议52条。同时,开展联谊活动,加强与丰南籍在外有影响人士联系,编辑整理了《丰南籍人才名录》,就产业政策落实等内容开展专家协商、远程协商,共对接100余人次,收集招商信息16条。
多形式搭建“丰事好商量”平台。该区政协依托“区长委员面对面”协商平台,实现“建议直通决策层”。依托“聚在基层”协商平台,开展“让民宿经济在富民产业中火起来”等活动,实现民生民主双促进。依托“五微联动”协商平台,就“加快数字农业项目建设,助力兴农富民产业发展”议事,解决农业产业基地项目跑办等9个难题,实现协商心愿广覆盖。依托“上门督办”协商平台,联系区政府办等重点承办单位15家,68件立案提案全部交办。其中,《关于推进唐津运河全域旅游和文化建设的建议》等3件重点提案已办结,49件提案完成承办反馈。
高质量转化“丰事好商量”成果。该区政协组织开展“凝心聚力助发展,金融赋能共未来”的政银企对接座谈活动,达成融资意向4100万元。在助力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方面,15位区政协委员担任政务体验官走进政务服务大厅,开展协商问卷调查,促进支持企业发展6项措施的落实。同时,聚焦“三农”推进成果转化,推进智能棚室建设等实事落实。紧扣农旅产业融合,深入开展“土特产资源”等走访协商活动,形成了《关于丰南区土特产资源的调查及发展前景建议》,配套制作了《嗨在丰南·土特产篇》画册。此外,促进社会治理创新政策措施深入落实,积极参加丰南区“一老一幼”调研,组织委员开展下乡义诊、“委员说法面对面”走基层等活动,直接服务群众1500余人次,促进老龄化设施建设等12个问题的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