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杨 通讯员孙建伟)“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变迁的缩影,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日前,襄都区古城开发保护管理中心主任翟晓辉表示,为存续城市记忆,邢台正在积极推进天宁寺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整治工程,通过对街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等进行保护性修缮,延续历史文脉,让市民感知历史温度,感受文化魅力。
据史料记载,天宁寺始建于初唐,为元代刘秉忠出家之地,现存前殿为元代所建。近年来,经过修缮,天宁寺已成为全市仅存的保存完好、时代最早的古建筑,也是省内仅存为数不多的元代建筑之一。
天宁寺历史文化街区以天宁寺元代文化为主要特色,保护范围北至天一城南区南围墙,南至原邢台县医药公司所在地,西至天宁寺西围墙,东至凤麟街,总面积3.19公顷,核心保护范围面积1.53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约为1.66公顷。
据悉,天宁寺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整治工程坚持“小规模、渐进式”的保护更新模式,在新建、扩建、改建建筑、道路和街巷时,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力求最大程度保持古城历史风貌的视觉完整性。根据相关安排,拟改建“刘秉忠”纪念馆,展现大元文化。同时,作为让“府城亮起来”的重要部分,在原水陆殿位置打造泉文化与古建文化相结合的网红景观。在周边开发特色店铺和文创产品,打造集游览、研学、体验为一体的文化消费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