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吴亚平)仲夏时节,走进兴隆县上石洞乡后申峪村,富硒小国光苹果树长势喜人。
“我的果园一共有7亩地,从2020年开始,我将普通的小国光苹果树更换为富硒小国光品种,挂果后效益比以前强不少,今年只要管理好,保守估计净利润在4万元以上。”后申峪村果农李振海说道。
据了解,后申峪村小国光苹果酸甜可口,深受百姓喜欢。为进一步提升种植苹果树的效益,多年来后申峪村积极在小国光品种改良上下功夫。2018年,后申峪村在村“两委”带领下,通过带领村民外出考察和引进新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果农就树下铺反光膜、给苹果套袋、果品增加硒元素、果树层次修剪等方面进行指导培训。
后申峪村还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成立了“振沃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果品基地,带动全村小国光苹果产业发展。系列举措吸引了京津客商纷纷来后申峪村订购果品,苹果价格也由原来最高每斤3元增长到每斤6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