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加快建设京畿福地、老有颐养的乐享河北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为满足中高端养老服务需求,河北将以环京14个县(市、区)为重点,构建“一区(环京4市14县养老核心区)、一圈(秦唐石高铁1小时养老服务圈)、三带(燕山、太行山、沿海康养休闲产业带)”康养产业发展格局。
聚焦建设京畿福地、老有颐养的乐享河北,我省提出实施协同养老示范带创建行动,以环京14个县(市、区)为重点,深化与北京三甲医院合作,利用生态、温泉等资源和较低生活成本优势,吸引北京老年人到河北养老。
京津冀三地新签多个养老协议
6月9日,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第七次联席会议在北京举行。三地民政部门共同签署了《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并围绕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殡葬服务等重点领域,与有关地方政府签署了一系列专项合作协议。其中,北京市民政局分别与张家口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天津市民政局与沧州市,签订了养老服务合作协议。至此,北京、天津民政部门与河北环京津6个城市全部签订了养老服务合作协议。
人口老龄化是京津冀三地共同面临的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北京市民政局持续加强与津冀地区的交流合作,在养老服务领域先试先行,制定京津冀区域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系列政策,积极推动北京养老项目向廊坊北三县等环京周边地区延伸布局,在多个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入住在河北、天津养老机构的北京籍老年人已达到4700多名,京津冀三地共同推动建立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等标准互通互认长效机制,培训交流养老服务人才近3000名。
北京市民政局养老工作处处长周玉表示,本次签署的合作协议主要聚焦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养老服务标准的互通互认、优质项目推荐等领域,为深化三地养老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奠定了扎实基础。
北京老人跨省养老颐养天年
2018年,经过一番考察,北京老人宋德铭住进了与北京通州区一河之隔的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燕达金色年华养护中心,跨省养老。
作为首批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试点单位之一,养护中心落地了北京市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毗邻的燕达医院率先实现京冀医保互联互通。仲夏时节,养护中心内绿树成荫,宾馆式养老公寓里整洁温馨,沙发、电视、冰箱一应俱全,床头安装着输氧管线等医疗设备。天轨移位系统可助力半失能老人洗浴、如厕,沙发、床前和老人随身携带的一卡通上都有紧急呼叫系统,有异常情况可一键呼救。
设施配套齐全,医疗保障专业,文娱活动丰富,83岁的韩芙梅和82岁的刘昭每天在养护中心唱歌、下棋、练习腰鼓,生活安心惬意。这里的老年大学根据老人兴趣爱好,设有书法、绘画、歌咏、手工等40多门课程,还定期举办交谊舞会、集体生日会等活动。
目前,5000多名老人已入住这里,约95%来自北京。燕达国际健康城副总裁李海燕说,规划建设床位近4700张的三期项目预计2023年10月投用,可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专业护理等相融合的综合服务。
推动京津养老项目向河北具备条件的地区延伸布局,是京津冀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重要方面。利用独特区位、优美生态和成本优势,河北以环京14个县(市、区)为重点,布局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业,吸引京津老人到河北养老,建设京畿福地、老有颐养的乐享河北。固安县来康郡、香河县大爱城等养老项目,也吸引了一批京津老人入住。截至今年4月底,河北环京协同养老项目达112个,总投资1336亿元,未来有望吸引更多人前来养老。
“保定小院”诗意栖居
田园生活,诗意栖居。2023年以来,保定市强力推进“保定小院”项目,叫响“康养到京畿、旅居到保定”品牌,打造乐有宜居、老有颐养的京津冀首选颐养幸福城市。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前将完成1000个“保定小院”建设。
在距离北京市房山区最西端仅10多公里的涞水县南湖村,北京市民王会明找到了安放心灵的小院。
“我在手机上无意中刷到了这个小院的视频,当时特别心动。”王会明告诉记者,他从北京专门驱车赶到小院所在的南湖村。占地一亩的小院里,百年的老核桃树依然繁茂。院里还有一个因势而建的池塘,水源就来自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
10年租期,租金45万元。王会明感觉这个价格非常值,马上签订了合同。他在院里放置了一个大笼子,养了两只孔雀。院外开辟出的小菜园,让他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乡野之趣。
好山好水好生态,是发展的最好资本。据南湖村党支部书记李生龙介绍,村里刚刚成立专业合作社,与村民签了协议,把村里60多套空置农宅流转过来,升级改造已经提上日程。“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拿租金,未来在小院里做管家挣薪金,人气旺起来,还可以售卖旅游商品赚现金,相信未来村民的钱袋子会越来越鼓。”李生龙说。
青水瓦、木挑梁、小皮檐、花格窗、石板院、黄泥墙,这是“保定小院”延续的太行山区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今年3月,首批360套小院包装升级、上线营销。同时,保定市农发集团在14个村打造了30套样板间,让体验者来了能住,意向者到了能看,合作者有样可寻。
按照计划,保定市将在2025年底,完成1000个村、10000个小院的布局。为此,他们制定了“试点—示范—全域”三步走的发展策略,划分了启动实施(今年2月至9月)、示范推广(今年10月至12月)、全域布局(2024年至2025年)三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在启动实施阶段,保定市将通过现有小院资源整合、闲置宅基地协议转让、项目整体策划规划设计、明确项目推进路径、开展专题宣传推介等措施,以涞水、涞源、易县、阜平四县为主,选择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禀赋优异、知名度美誉度较高的涞水县南湖村、易县田岗村、涞源县斜山村等50个村包装升级360个院、新建500个院。
在示范推广阶段,通过全面盘活村民闲置民房和宅基地资源、推广有地域特色的“保定小院”标准、高标准打造“保定小院”示范区、建立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等措施,继续提高涞水、易县、涞源、阜平、涿州的“保定小院”覆盖率,同步辐射至高碑店、定兴、满城等县市区,完成100个村1000个院的目标。
在全域布局阶段,通过以小院为核心的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市场化可持续经营等措施,推广成熟模式和优秀经验,逐步实现“保定小院”环首都、环雄安、环保定市全域发展,完成“千村万院”目标。
生态养老让晚年活力满满
一年前,退了休的北京市民李学军带着老母亲住到了海坨山谷。站在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谷地带,李学军毫不吝啬对海坨山谷的喜爱:这里位于张家口赤城县与北京市延庆区的交界处,离北京很近;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空气很清新;这里的物业管家可以随叫随到,住得很舒心。
来到这里,原本就喜爱自然、热爱锻炼的李学军直呼“养老找对了地方”。
除去良好的自然环境,海坨山谷的休闲项目也很丰富——西侧为休闲区,主要有草坪户外区域、房车区域和天鹅湖;周边有5条专业骑行道、3条环山漫步道和2条越野线路等户外运动区域供老人选择。
度假区负责人司拓介绍,海坨山谷的定位为全家庭特色康养小镇,活力老人正是他们吸引的主要群体之一。天气晴好时,他们会组织老人进行登山、徒步、太极拳比赛、康养训练等活动,让老人在亲近生态环境、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享受锻炼带来的快乐。
在海坨山谷西侧的休闲区,一座白色尖顶、玻璃外墙的房屋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显眼,这里是海坨山谷新中医健康促进中心。在这里,老人们通过健康管理师的指导,享受体质测试、科学健身指导、运动康复训练等一站式运动康养服务。优眠训练营的部分活动也会在新中医健康促进中心举行,帮助老人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品质。
依托良好生态环境,海坨山谷旅居康养目的地的建设不断完善。建设中的运动康养酒店、森林康养酒店和养老公寓,未来可为老人提供高端适老化配套设施及服务;温泉康养中心将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温泉水疗服务,这里的活力康养配套系统将更为健全。
不止海坨山谷。张家口市对环京县养老项目已有新的规划:加快环京县项目建设,着力推动怀来县谋划生态医疗养老项目、涿鹿县谋划历史文化养老项目、赤城县谋划温泉中医养老项目,立足本地特色优势、瞄准北京养老需求,以生态环境优美、富有鲜明地域人文特色的养老项目吸引北京老人到张垣大地居住养老。
温泉康养打造养老新模式
在河北,有不少地方正在规划相关项目,依托温泉等资源和较低生活成本优势,吸引北京老年人来养老。丰宁满族自治县就是其中之一。
来自北京市怀柔区的彭兴民喜欢和朋友们到丰宁的燕山大峡谷游玩。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靠近大峡谷的两处温泉也引起他们的关注,一处是杨树沟温泉,另一处是被称为“塞外名泉”的洪汤寺温泉。这两处温泉水富含多种有益微量元素,理疗康养功效好。“以后能在这样有温泉的地方养老也不错。”彭兴民经常和朋友们念叨。
彭兴民的梦想有望变成现实。
从2022年开始,丰宁自然资源、旅文、民政等政府部门邀请地质专家、养老专家和业内企业多次对洪汤寺和杨树沟温泉进行考察,开展温泉养老项目招商推介。
今年1月12日,“皇家避暑地·热河温泉城”承德温泉旅游推介会;2月25日,河北·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温泉康养旅游招商分享会;2月28日,“沐浴热河·乐居承德”河北承德温泉康养项目北京推介会;3月1日,“河北哪里好·承德来养老”河北承德养老产业北京招商推介会——2023年以来,丰宁携杨树沟温泉医养小镇等项目四次在北京亮相,并取得积极成果。丰宁大元国控有限公司将与河北地矿集团合作,对洪汤寺温泉资源进行全面勘查;杨树沟温泉医养小镇项目与相关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将启动全面包装策划。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随着一个个项目签约,丰宁温泉养老产业的发展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开发温泉资源,建设完善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洪汤寺温泉怡园山庄、杨树沟温泉医养小镇,满足北京老人多种居住需求;引进专科医院,为生活在这里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
温泉养老正成为北京市民来承德养老的新选择。承德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科科长秦颖说,承德市正在重点温泉开发片区布局打造新型养老社区,努力构建候鸟型、活跃型、异地型温泉养老服务模式。同时探索打造“温泉+田园”养老服务模式,将温泉资源与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等服务有机结合,为北京老人打造心仪的居住康养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