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伟
青松岭是位于承德兴隆县境内的一道山岭。原本这座山叫茅山,因为一部老电影《青松岭》而出名,后改名为青松岭。
老电影《青松岭》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红遍全国的一部电影。参加工作到了承德,得知这部电影就是承德话剧团创编,还知道了扮演万山大叔、钱广、大虎、春梅这些演员居然就在我生活的小城,电影里故事的人物原型、电影拍摄地青松岭就在承德的兴隆县,更觉得亲切。
后来,我有幸到兴隆任县委宣传部部长。刚到任就想着到青松岭镇调研,县城到青松岭镇的那座大山打通了隧道,青松岭老道已经废弃,但是我还是好奇地步行走了一趟。看到老电影中惊马的山道拐弯处很亲切,那里矗立着老一辈革命家外交部原部长黄华题写的青松岭石碑,还特意到青松岭村找到那棵老松树,现在已经成为重点保护古树。据负责管理的村民介绍,这棵树已经有六七百年树龄,依然枝繁叶茂。
老电影中生动的故事情节也影响了这里许许多多人的生活,融入了浓浓的《青松岭》文化烙印,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轨迹。在兴隆县,青松岭人思想活跃,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里就出现了最早的乡镇企业。依托这里盛产的山楂果品,建起全县第一个果品加工厂,生产山楂果茶,注册为青松岭商标,据说这还是中国第一瓶果茶饮料呢。从天津聘请来的两位专家研制出了山楂饮料,取了个很洋气的名字“耐可特”,这个英文发音译成中文就是“最好喝的果肉饮料”。当时青松岭山楂果茶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后风靡全国,市场扩大到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2017年,承德召开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兴隆因为遍地奇山秀水,全域旅游已享誉京津,被确定承办这次盛会,也因青松岭在全国大有名气,而定在这里作为旅游发展大会重点观摩项目和开幕式承办地。年初确定这事,立即启动相关事宜,特事特办,4月动工,到9月下旬,仅仅不到半年时间,这里已建起一座塞外江南水镇。主建筑以江南的青瓦白墙风格为主调,江南街巷、院落、桥梁等元素随处可见,传承了江南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水墨丹青江南街的秀美图案在沿街建筑物墙体上时有出现,江南的秀气风格,使得这个小镇浮现出了一幅江南水镇的模样,正所谓“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户户临水,家家枕河”。随着夜幕的降临,水镇呈现出了绚丽的夜景,水面上的喷泉和灯光交相辉映,使得水镇更加多姿多彩。这里游客如织,热闹非凡,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在青松岭山体坡地道路两侧还设计制作了青松岭老电影浮雕群,一时间青松岭再次引起世人关注。电影《青松岭》成为打开当地旅游市场的敲门砖,逐步打造成为以生态休闲为主,融山林自然观光、乡村农家风情、养生养老度假、历史民俗文化于一体的特色休闲旅游名镇。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等各地游客纷纷慕名而来,游客在这里享受暑期的清凉,体验各地美食,品味皮影、书画、演艺、游乐等文化大餐,年纪大一些的人纷纷走进电影放映厅,争相观看一遍遍重复播放的老电影《青松岭》。
短短几年时间,青松岭周边一个个农家院遍地开花。当地农民再也用不着外出打工,不光是年轻人,就连年龄偏大的人也到水镇街道、店铺和农家院打工,有了稳定收入,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了,脸上的笑容更美更甜,心里洋溢着满满的骄傲和自豪。
我在青松岭结识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画家,多年来一直陶醉在青松岭的山山水水之间,画了一幅幅青松岭画卷,春花、夏雨、秋果、冬雪,留下了一幅幅水墨丹青画。同时青松岭也引来了全国各地的画家到这里写生创作。走进青松岭村的一个网红农家院承轩阁,每个房间都挂着一幅描绘青松岭的山水画,大厅里挂着一幅描述青松岭的古体诗词书法《临江仙 青松岭行吟》,据说是当地一位著名的诗人作词,“晓雾薄纱轻锁翠,幽林百鸟声喧。小河沉碧柳含烟。松风敲雅韵,小镇水云间。一甩长鞭惊日月,马蹄声脆歌甜。清凉胜境赛桃源。八方游客至,快乐正击弦。”由当地著名书法家书写,龙飞凤舞,行云流水,常有游客驻足品读。
近期,由承德话剧团成功创排了大型原创现实农村题材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讲述了大学生村官秋歌以老师李保国为榜样,回家乡青松岭创办农业园,以科技兴农的方式帮助父老乡亲脱贫致富,以绿色产业的途径还青松岭一片青山绿水的故事。这部话剧还被评为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青松岭的变化,正是中国农村发展变迁的缩影。当年青松岭因为一部老电影而名闻天下,如今又赶上了新时代,乡亲们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们正满怀热爱与憧憬,在蓝天白云之下,把日新月异的家乡描绘成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