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6版:专版

崛起之城——文安

鸟瞰京德高速大留镇站。陈有柱 摄

文安经济开发区。武海笑 摄

文安经济开发区北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码垛机械手正在搬运成品。 王晖 摄

廊坊银行到企业提供惠企服务。张伟 摄

文安县水景公园一角。王猛 摄

现代家居制造产业园泰华远大装配式建筑生产车间。武海笑 摄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文安地处“九河下梢”,以“崇尚文礼,治国安邦”得名,历史上碧波千里,有“鱼米之乡”“进京下卫”水路码头之美誉。这里西邻雄安,东接津门,北望首都,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西有雄安·东有文安”,更加彰显这里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奔跑起来,跨越赶超。紧邻大清河畔,崛起全国最大的冷链物流供应基地;赵王新河南岸,筑起京津雄文化旅游生态新高地;各个园区内,产业转型、创新发展奏响奋进强音……仲夏的文安大地,草木蔓发繁花盛,敢闯敢拼勇争先,竞逐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的信心更强、干劲更足。

奔跑起来的发展脚步,绘就了文安经济路线图的上扬曲线——今年前5个月,全县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55个,总投资623.66亿元,同比增长18.9%……跃升的数字背后,是全县上下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主动融入雄安新区建设,咬定发展不放松,真抓实干促发展的担当和作为。

产业园区绿色高端

在文安经济开发区,以康养医疗、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产业为代表的“文安智能装备产业园”,以智能家居、现代物流、大数据等产业为代表的“文安现代家居制造产业园”,以新材料、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产业为代表的“新桥环保科技产业园”,构筑起文安“一区三园”新格局,通过做优产业聚集平台,重构了区域竞争的新优势。

文安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实现全方位突破,已成为全县绿色高端项目的聚集地。今年以来,文安县经济开发区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3项,总投资84.08亿元;争列省重点项目3项、市重点项目17项,项目质量和数量实现双提升。

“园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这个平台必须做大做强。”文安县将学习借鉴雄安新区管理机制创新经验,持续深化开发区领导体制、管理机制改革,加快完成“扩区”“托管”,扎实推行绩效奖惩、目标考核等制度,加快11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努力将“一区三园”打造成为文安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配套产业聚链成群

去年以来,文安依托环京津区位优势和板材加工产业基础,积极实施传统产业跃升计划,通过政策扶持、创新引领、龙头带动等方式整合上下游产业,推动人造板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引导与人造板产业相关联的装配式家装、定制家具等产业项目入驻,促进传统产业聚链成群加速崛起。

截至目前,全县拥有板材生产企业及其配套企业451家,从业人员达4.2万人,年产中高密度纤维板、三聚氰胺饰面板、铝合金模板等各类板材2000余万立方米,产值达352.8亿元,形成了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

“钢木线塑”是文安四大传统产业。如何让产业符合国家要求、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成为文安历届领导班子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文安制定出台了《文安县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十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用奔跑的脚步一刻不停调结构、促升级,推进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越发鲜明,动能也更加强劲。

特别是今年,他们突出“外引项目、内优环境”,坚持疏堵并重调结构,分行业、分产业制定统一的产业规范、环保标准和提升路径,以亩均税收、科技创新论英雄,按照“升级一批、进区一批、取缔一批”的思路,全力推动“钢木线塑”产业在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上档升级、产税齐增。

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营商环境是投资“风向标”、发展“晴雨表”。文安县坚持用奔跑的视野打造与雄安新区协调一致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强化服务企业和项目“能”的自觉和“行”的效能,强力推行审批服务“一路通”、项目入驻“一体化”、群众办事“一次成”、服务企业“一站式”。

一个区域经济活力如何,经营主体最先感知。2022年,天环冷链物流等40余个项目实现“先建后验”,缩短了建设工期,降低了用地成本。176项事项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常态化推行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177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现减税降费6.93亿元,经营主体净增6784户,再创历史新高。

特别是今年,该县坚持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视角,坚决破除一切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制定出台《全面提升办事效能培育企业舒心文化8条措施》《持续深化“两个不见面”推动工程建设审批提速10条措施》等政策措施,全面打造“两个不见面、办事不求人”营商环境品牌。

对新认定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励100万元,对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前期补助费用50万元。日前,文安县出台的《深化传统产业末端服务8条措施》,用实打实的支持政策和奖励措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社会投资意愿显著增强,背后是文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创新创业活力的不懈努力。

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全力奔跑起来的,不只是文安的审批服务效率、政策落实速度,还有不断提升的城市品位和生态环境。深刻践行新发展理念,该县立足打造雄安“后花园”和雄安东部休闲康养基地,努力推进生态向绿色低碳转变、民生向共建共享转变。

近年来,文安森林公园、水景公园、堤顶公园三大主题公园相继投用,成为广大居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数据显示,文安拥有43万亩平原森林,森林覆盖率31.2%,城区绿地覆盖率39%,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园林县城”等称号,创造了文安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

城市有水,才有灵气。西靠白洋淀,东邻子牙河,北界大清河,河流纵横,水域辽阔,在做足水韵这篇文章上,文安人始终全力以赴。从碧波荡漾的赵王新河湿地公园到丰产连片的滩里万亩荷塘,再到蓝绿交织的鲁能生态区……处处烟波浩渺,满城碧草青青,组成一幅秀美的生态画卷。

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聚集吸引力,交通路网是关键一环。目前,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676.37公里,形成“六纵六横”网络布局,实现周边城市1小时通达、县域内半小时快速通达。

如今,文安城乡空间格局清晰明朗,城市外围道路框架、内部骨干路网、绿色廊道、生态水系“四大体系”贯通全域,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框架全面拉开,描绘出一幅“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好画卷。一座秀美的生态园林城市出现在人们面前。

头部企业纷至沓来

坚持“北京疏解什么就承接什么、雄安需要什么就建设什么”,文安紧紧围绕构建“4+3+2”现代化产业体系,瞄准数字经济、现代物流、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开展招商,着力引进“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好项目,努力让文安成为承接疏解外溢转移的“首选地”。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该县高标准成立招商促进中心,在组建北京招商办、雄安招商办基础上,积极筹建上海招商办,联系成立深圳、杭州、合肥等招商办,扎实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小团组招商、平台招商、委托招商、专题招商、云招商、合作招商,全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自2020年推行全民招商以来,该县先后开展“五个一”“六引进”专项行动,围绕现代产业发展,紧盯央企、京企和大型民企,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伟光汇通、正威电子科技城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户。

(撰稿:王猛 甄彦芳 毕艳爽)

2023-06-16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29393.html 1 崛起之城——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