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霍少轩)夏日的雄安,白洋淀碧波荡漾,千年秀林郁郁葱葱,蓝绿交织,清新明亮。近日,在雄安新区雄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组织的鸟类监测活动中,爱鸟护鸟志愿者在白洋淀和千年秀林交界区域记录到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环颈雉活动的影像。
进入繁殖季的雄性环颈雉换上了美丽的羽毛,头上长出了角羽,它漫步在灌丛杂草间,时而扇动着翅膀,打鸣叫唤,来显示势力范围和领地,时而陪伴在雌鸟旁,抖动着艳丽的羽毛炫耀自己。
环颈雉是鸡形目雉科雉属的鸟类,俗名雉鸡、野鸡、山鸡、项圈野鸡、野山鸡、七彩山鸡,眉纹白色,颈部下方有一圈显著白色环纹,乍一看之下,就像戴着白色的“围脖”,十分显眼,因而得名。
野生鸟类是环境质量的“生态试纸”,其种群数量和种类丰富程度能客观反映出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环颈雉现身白洋淀和千年秀林区域,是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有力佐证。
雄安新区设立6年以来,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提升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工作水平,白洋淀淀区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进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为鸟类、鱼类、底栖动物、水生植物等生物提供了优良生存环境,吸引大批候鸟到白洋淀栖息、繁殖和越冬,白洋淀重现昔日“荷塘苇海 候鸟天堂”胜景。持续推进千年秀林建设,累植树造林47万亩2300万株,森林覆盖率由新区设立前的11%增加至34%,“千年秀林”正伴着“未来之城”拔节生长,其生态功能尤其是生物多样性支持功能持续提升,为野生鸟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野生鸟类达到252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4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5种,具有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三有”和其他级别保护鸟类196种。
近年来,雄县采取“政府+民间协会+志愿者”的管理模式,推动形成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爱鸟护鸟的浓厚氛围,一副“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