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志洋
新时代踔厉奋发,新征程笃行不怠。2022年以来,平泉市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平泉市纪委监委在实践中,如何有效压实责任、破除企业发展障碍?近日,记者采访了平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勃。
记者:王书记,您好,2022年以来,平泉市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步伐,作为纪委监委机关,在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上,取得了哪些成就,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王勃: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面临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监督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2022年以来,平泉市纪委监委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政令畅通、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招商项目等方面跟进监督,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护航员”。
到今年为止,已经连续3年将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列入一届、二届市纪委全会重点工作内容中,对各级党组织强化政治监督,对重点行业、部门的重点岗位及重点人员强化执纪监督,对所有公职人员强化纪律作风监督,以“软环境”提升“硬实力”,推动作风建设上台阶、政务环境上台阶、招商项目上台阶、经济发展上台阶,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比如,我们市纪委监委派驻行政审批局纪检监察组监督推动落实“一站式”集中并联审批服务,督促审批局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站式”综合服务专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供水、燃气、热力、电力等与工程建设项目有关的行政审批、市政接入等事项,全部入驻专区办公,实行“前台综合受理、一门一站审批、统一窗口出件”运行模式,实行统一受理,同步审批。
我们围绕市委提出的“1365”工作思路,跟进监督招商项目落地工作,实行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监督重大项目工作机制,采取“开工一批、跟进监督一批;竣工一批、调研反馈一批”等形式,实施项目建设清廉工程监督行动,让引来的“凤凰”安心、放心,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由实起来向硬起来、强起来转变。
我们针对营商环境中的项目征占土地、拆迁等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市级层面聘请了16名特约监察员,乡镇层面建立了259个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联络员、村务监督员基层监督队伍,发挥党务政务“监督员”、问题线索“情报员”、情况反馈“速递员”、纪法政策“宣传员”“四员”“探头”和“前哨”作用。
总之,在市、乡两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推动监督下,平泉市2022年成功争列为国家“水美乡村”建设县试点;荣获省“食用菌产业名市”、京津冀“苦杏仁产业大县”、省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先行先试市、省县城建设样板培育县、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县(市)、省级森林城市等荣誉。这些都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强市、美丽平泉”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也为之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作风保障。
记者:王书记,您刚才说的这些成绩可圈可点,来之不易,请您谈一谈平泉市纪委监委在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上,具体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王勃:我刚才谈到,其实这项工作自2021年以来,我们就开始抓了,积累了一定经验,建立完善了比较成熟的监督治理模式,形成了一条由“系统整治—监督整改—巩固提升—释放动能”的“平泉实践”之路。近年来,我们在承德市纪委监委和平泉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密结合承德市“六治六提”作风纪律专项整顿等工作,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和“一套模式”。
“四项措施”是:一是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由市纪委书记牵头,与相关部门建立了优化营商环境整治行动问题查找处置与信息反馈、督办整改等运行机制,确保专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顺畅高效运行。
二是建立完善“室组联动监督”“纪巡审协同监督”监督机制,建成“纪检监督+媒体监督+群众监督+企业监督”的四位一体监督体系。专项开展以“清淤治乱、清风护航”为主题的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大行动和二届市委政治巡察监督,采取监督检查与明察暗访等方式,直击痛点、难点、淤点,下基层、入企业、进园区,把发现问题作为解决问题的重点和出发点,对发现的12个问题,建立分行业、分系统、分地区、分部门的“清淤治障”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制度清单等四张清单,挂图作战、挂账督办、限期整改。
三是坚持办案引领,发挥各监督检查室、派驻机构和乡镇纪委优势,采取“室组地联合办案”模式,对一些有影响的案件采取“乡案县审”“提级办理”等措施,先后查处案件2件,依规依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和各级党组织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四是坚持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以案促建,在市级层面上,我们建设了平泉市首个新时代廉洁文化教育展馆,先后召开全市乡科级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乡镇及重点部门、重要岗位中层干部大会等3次,乡镇、部门层面共召开警示教育大会23次,全市3500名干部接受了警示教育。特别是我们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及时到发案单位宣布处分决定,现场剖析违纪违法原因,让办案人讲纪法、当事人说过程、党组织剖原因,对个性问题我们及时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对普遍性的问题责成主管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防范风险。
“一条模式”:就是牢牢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把领导干部纪律作风挺在前,推动制度建设为根本、推动大环境改变为根本,通过上述四项措施,建立建成、稳步完善的“系统整治—监督整改—夯实提升—释放动能”的“平泉监督实践”模式。
记者:下一步,平泉市将准备把哪些工作作为重点,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呢?
王勃:下一步,平泉市纪委监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以及河北省、承德市纪委全会和平泉市纪委全会会议精神,坚持目标不变、尺度不松、韧劲不减,
一是聚焦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领域,靶向优化营商环境,严肃查处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
二是围绕政务服务、法治效能、市场监管、融资服务等方面,加大对与民争利、与企夺利和漠视市场合理诉求等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及人员的查处力度。
三是紧盯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顽疾,持续重锤敲打。坚决纠治对群众、企业的诉求久拖不决,看关系办事、看好处出力,任性用权乱作为。从严惩治滥用权力违规插手干预市场经营活动等阻碍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
四是坚持系统施治、纠树并举,以作风之变引领环境之变。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发布监督公告、班子成员包联重点企业等方式,督促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切实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坦荡真诚与企业打交道、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