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8版:专版

2023年度河北省“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揭晓

(按姓氏笔画为序)

付立华,女,1983年1月生,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科员。该同志一直从事林业生产和科研工作,2015年被原省林业厅授予“记功”奖励,2017、2019年被省林草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塞罕坝机械林场时,她作为林场科技工作者代表受到接见。近几年,她共完成了《塞罕坝典型林地生态恢复与经营技术研究》等3项科研课题、《冀北困难立地攻坚造林配套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等4项农业推广项目,先后获省林学会林业科学技术二、三等奖以及省农业推广奖三等奖。

刘辉,男,1987年7月生,河北同福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裁。第八届、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企业家、2020年度中国长三角十大新锐青商。完成各类政府科技专项资金项目5项。公司拥有各类专利140项。其中,发明专利41项,实用专利68项。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6篇。先后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机构。研究与开发20多项新产品、新工艺、装备,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刘昊野,男,1992年1月生,秦皇岛市气象局预报员。河北省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主持参与课题10余项,先后荣获秦皇岛市旅游旺季服务先进个人、河北省优秀预报员、秦皇岛市先锋共产党员、中国气象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气象保障服务优秀个人、河北省青年气象英才等荣誉称号。入职以来,努力钻研业务,精准做好每次重大、突发性天气过程专题预警和决策服务。其开发的雷达外推预报方法,实现了未来两小时内雷达回波的精细化预测,制作的河北省海冰预报模型及产品,填补了我省的空白。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河北赛区气象服务团队骨干成员,构建了张家口赛区风速预报模型,并对传统数值预报进行订正,使奥运场馆平均风及极大风的预报准确率比传统数值预报提高了20%以上,为冬奥气象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兰杰,男,1983年12月生,河钢集团有限公司河钢材料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从事钒钛冶金与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工作14年,在钒钛流程绿色制造、高端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5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一等奖3项),发表论文70篇,获授权专利95项,牵头或参与起草国家、团体标准15项。2013年获得河北省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荣誉称号,2016年获得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2017年获得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青年科技奖”及“中国钢铁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2018年获得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冶金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2019年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享受“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2021年获评第六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李岩松,男,1987年7月生,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技术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兵器青年科技带头人、公司数字技术研究院院长,为公司数字技术研究应用方向科技带头人。长期从事数字技术研究应用,先后完成了大批工程数字化项目,主编了河北省全部8本建筑信息模型标准,首本城市信息模型标准、主研项目基于四维数据模型的厂区智慧管理平台项目入选中国企业联合会全国智慧企业建设创新案例100强,2019、2020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技术研究先进个人;发表论文2篇,教材1册,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外观专利1项、发明专利2项(已公示待授权),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1项。

李建军,男,1984年3月生,河北省地质测绘院副院长,河北省三三三人才、河北省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研究专家团队专家。主持参加国家、省级大中型地质勘查类项目数十项,足迹遍布蒙古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提交钼矿、金矿、铁矿各一处,石墨矿二处、超大型找矿潜力的三稀矿产地一处。在知名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同时积极投身地质灾害类、土壤污染调查类等类项目研究,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多次获得廊坊市、河北地矿局的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辛振,男,1988年11月生,河北工业大学院长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我国新能源电工装备领域的青年科学家,29岁破格晋升教授,是中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他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钻研电力电子可靠性技术近十年,攻克新能源并网装备可靠性技术瓶颈,为我国能源装备转型升级贡献“中国智慧”。他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治学处世准则,主讲的课程被评为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荣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学生获“中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奖全国铜奖”、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竞赛奖励5项。他把科普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以自身经历讲述科研报国路,用科技知识唤起青少年创新的种子,被评为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青科协“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岳常芳,女,1982年5月生,石家庄鑫富达医药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一次性使用鼻腔雾化给药器产品,开发出多项创新技术点并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功开发出药用环烯烃聚合体(COP)瓶,解决卡脖子问题并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认证。后续将与中石油新材料研究院合作,力争突破国外对COP/COC材料的技术封锁,为我国高端用包装新材料作出贡献。荣获中国医药包装新产品新技术二等奖、第八届河北省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金旺,男,1987年9月生,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煤化工技术部业务主管,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甲醛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和首套成套装备,解决了“卡脖子”难题,在国内首次具备了微米级聚甲醛纤维的系列化产品量产能力,形成聚甲醛工业丝、粗旦丝等5类产品并得到服装面料、海洋工程等领域的用户认可,助力国产煤基聚甲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获授权发明专利15件、省市和集团公司级科技进步奖10项。

周海涛,男,1980年11月生,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燕麦研究所所长。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第二层次人选,河北省“燕赵英才”A类人才、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国家农牧业丰收一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潜心钻研,在燕麦研究领域取得累累硕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鉴定评价成果23项。充分利用张家口生态优势,有机燕麦基地累计认证面积达到123.3万亩,提高了张家口地区燕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2023-05-26 (按姓氏笔画为序)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28360.html 1 2023年度河北省“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