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志洋
【开栏语】
新时代踔厉奋发,新征程笃行不怠。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优化治理营商环境,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即日起,承德区域新闻版推出“营商环境大家谈”专栏,邀请承德市企业家、行业代表、各县(市、区)纪委书记围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说问题、谈思路、话举措、谋发展,让营商环境“软实力”成为承德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中,隆化县纪委监委如何精准发力?近日,记者采访了隆化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宋汉生。
记者:宋书记,您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能让各类经营主体的活力充分释放,而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必须全程监督公权力运行环节,对此县纪委监委采取了哪些措施?
宋汉生:支持保障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是纪检监察机关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的内在要求。对此,我们从监督公权力运行环节入手,督促全县乡镇、部门依据权责定位,围绕“确权”“分权”“配权”“行权”“控权”等环节,对职权事项的“运行流程、廉政风险、风险等级、主责单位、防控措施”逐一排查,梳理廉政风险点。截至目前,共排查各类重点权力事项1092项、廉政风险点2044个,研究制定防范举措2382项,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为了有的放矢,对症施治,我们开展了“清风护企”行动,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每人选取两个重点企业、重点在建项目作为监测点,直插一线调研走访,“面对面”倾听经营主体“心声”,“点对点”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新立项或新开工项目,对项目决策、立项审批、机制保障等重要环节全生命周期监测;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重点监测行政执法部门和地方政府有无推诿扯皮、懒政怠政、办事不畅、干扰经营等问题,督促相关单位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去年以来,共发现问题12个,全部督促解决。
为明确什么权能用、什么权不能用,我们紧盯资源密集、资金富集、与企业交往密切的重点部门,督促其以公开公示“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向重点企业印发《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办事指南》《政务服务口袋书》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介绍权力运行环节,进一步明确权力运行边界,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记者:请结合实践,谈谈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如何精准发力,靶向施治?
宋汉生:要推动全县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监督整治是重要一环。为取得监督实效,我们创新了三清单、四监督、两公开的“342”监督机制,以强有力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这里的“三清单”即:监督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我们在广泛走访调研,收集经营主体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梳理7大类28项监督清单。制定了责任清单,规范5个方面19项重点监督任务。印发了政商交往负面清单,明确16项监督任务。通过“三清单”,厘清政商交往边界,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提高监督针对性、实效性,着力推动形成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
所说的“四监督”即:发挥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联合监督优势,打造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机制。我们组织精干力量,下沉经营主体查“源点”、找“痛点”,深入部门兜情况、挖线索,全面查找监管服务企业不规范、不文明、不透明等问题,通过约谈提醒、通报批评、提出建议等方式,夯实责任,拧紧链条,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细。针对发现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限期销号管理,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整治一起,不断释放从严信号,持续提升监督质效。去年以来,共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45个,处置问题线索13件,党纪政务处分16人,组织处理5人,通报2期2起6人。
所谓“两公开”即:运用“线上+线下”方式,在网站、新媒体和各窗口单位、服务大厅同步公开《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公告》《政商交往负面清单》、巡察公告、监督重点和投诉举报方式等,畅通营商环境监督举报“直通车”,以强监督推进强监管,打造让企业安心投资、舒心创业、放心发展的一流营商环境。
记者:干部作风的好坏决定着投资环境的优劣、招商引资的效果。纪检监察机关如何持续发力聚焦干部作风这个重点强化监督?
宋汉生:营商环境的核心是服务,背后体现的则是干部作风。对此,我们坚持寸步不让纠“四风”,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推动化风成俗。监督中,聚焦不担当、不作为、行动慢、打折扣、搞变通等问题,深入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聚焦违规公款吃喝、收送礼品礼金、不吃公款吃老板等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深入查纠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对“踩红线”“闯雷区”的顶风违纪行为“零容忍”,严查快办。去年以来,共处置问题线索50件,党纪政务处分53人。
为凝聚监督合力,我们把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与“六治六提”干部队伍纪律作风整顿相结合,积极整治阻碍决策执行、影响政策落地、服务企业不力等行为。针对发现问题和问题线索,下发《督办函》《提示函》38份,纪检监察建议书23份,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
同时,我们坚持预防在前,提醒在先。去年以来,召开全县政治性警示教育大会3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150余场,签订《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承诺书》9000余份,发送廉政提醒短信12000余条,教育党员干部转作风树新风,不断以作风建设新进展、新成效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