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廊坊市各领域生产经营呈现积极回升态势,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全市GDP增速6.2%,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
本报讯(记者祝雪娟)近日,记者从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2023年一季度廊坊市国民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廊坊市各领域生产经营呈现积极回升态势,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全市GDP增速6.2%,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回升8.0个百分点,与2022年全年相比增速回升4.1个百分点,回升幅度高于全省2.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回升劲头更足、幅度更大。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33.6亿元,同比增长6.2%,比2022年回升4.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3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200.5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492.8亿元,增长5.9%。
农业生产平稳有序,重点品类支撑有力。一季度,廊坊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1.1亿元,同比增长1.9%。重点农产品支撑作用明显,蔬菜、畜牧、瓜果等农产品产值占全市农林牧渔业的93.0%。蔬菜产量58.6万吨,增长3.4%;猪出栏32.1万头,增长3.9%;羊出栏28.5万头,增长2.7%。
工业生产加快恢复,重点行业发展良好。一季度,廊坊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居全省首位。工业作为全市经济占比最高的行业,居九大行业之首。一季度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61亿元,同比增长6.3%,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在一季度经济企稳回升中,工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从宏观看,规上工业33个行业大类中,2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60.6%。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3个行业支撑作用明显,共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个百分点。绿色转型持续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5.6%、14.5%。从微观看,重点企业强劲拉动,产值排名前50的大企业同比净增产值45.7亿元,上拉全市规上工业产值7.1个百分点。新增企业有效拉动,2022年底,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20家,一季度同比净增产值10.1亿元,上拉全市规上工业产值1.6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暖流涌动,商品销售加快增长。一季度,廊坊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5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2022年回升7.7个百分点。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8.0亿元,增长7.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0.4亿元,增长9.7%。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34.4亿元,增长9.1%,增速比1至2月份提升23.2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石油制品、汽车3类商品拉动作用明显,共拉动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0个百分点。
服务业稳步回升,企业经营显著改善。一季度,廊坊市服务业增加值492.8亿元,同比增长5.9%,比2022年提高4.4个百分点。企业经营明显转好,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3.4亿元,同比增长9.6%。规上服务业十大行业营业收入“九升一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拉动作用明显,共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7.0个百分点。
项目投资平稳增长,关键领域形势向好。一季度,廊坊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比1至2月份回升0.5个百分点。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1.4%,占全市投资的79.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3%,占全市投资的20.1%。全市亿元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增长3.8%,占全市投资的74.2%,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3.5%、23.6%。
今年一季度,廊坊的发展质量持续优化。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5%。食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重点支撑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介于0.069—0.136之间,均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828);同时,高新技术产业中,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技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均保持8%以上的增长,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为全市经济加速提振创造了更大空间。
下一步,随着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的叠加发力,投资、消费等支撑经济“内生增长”的因素不断累积,廊坊市将持续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上,精准落实企业帮扶政策,打造公平、高效、透明的营商环境,促使企业“敢投、敢闯、敢创新”,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