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5版:区域承德

滦平: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富了村民美了村庄

本报讯(通讯员石盈盈)近年来,滦平县依托“中药材+农业产业”“中药材+旅游业”等发展模式,以中药材品种展示、生态种植、良种繁育、科技研发、产地加工、电商物流、观光休闲、脱贫攻坚于一体,促进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从而绿了荒山,富了百姓。

接待游客、文件存档、下达通知……清晨,滦平金沟屯镇下营子村轻雾弥漫,山野绿意初绽。在山脚下,承德久财农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赵春凤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以前,赵春凤一家仅靠种植玉米、高粱等农作物为生,辛苦一年收入却很低,加上公婆年纪大,她和丈夫不能出远门打工,每年的收入仅够维持家中开销。“现在,我家的11亩地流转到公司,每年有固定收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学技术,这几年家里有了存款,每天工作很充实,我觉得特别满足。”

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下营子村逐步探索出了“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制+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的下营子产业扶贫模式。和赵春凤一样,全村所有贫困户到该公司入股,依靠土地流转金和在药材基地的打工收入增加收入。下营子村利用中药材产业引导基金直接带动200户深度贫困户增收。依靠药材基地,不仅下营子村的劳动力全部找到活儿干,还带动周边乡村贫困户实现了就业,通过发展农家乐、民俗、手工艺品作坊、山野特产商店等方式增加收入。

经过发展,中药材产业已成为滦平优势特色产业。目前,滦平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13万亩。“山上以前灌木丛生,我们只能靠天吃饭,现在通过种植中药材村民走上了致富路。”赵春凤感叹着村子发生的改变。

除了种植中药材之外,药旅融合发展也给村民致富创造了更多机会。下营子村发展旅游业,始于孙士河返乡创业。

1993年,家境困难的孙士河到外地经商,2014年,他返乡创业,成立承德久财农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村里的土地统一流转到公司,全力打造热河中药花海小镇。自此,下营子村的村民们过上了“收租金、赚股金、得薪金、挣现金”的日子。

“我妻子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没有劳动能力,孩子当时还在上学,家中几亩地没有多少收入,只能靠我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村民权少维介绍,村里开始发展旅游产业后,他就到公司打工。“每年入股有分红,土地流转有收入,在公司打工还有工资,如今孩子也工作了,家里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

如今,下营子村已建成河北省首家燕山中药材核心示范区,种植黄芩等104个品种的中药材,以中药材品种展示、生态种植、良种繁育、科技研发、产地加工、电商物流、观光休闲、乡村振兴于一体,同时融入普通话文化、民俗文化、养老养生、健康旅游等多元化发展要素而成的大健康产业,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动变运动、农产品变商品,使乡村成为都市人“望山见水忆乡愁”的好去处。

2023-05-16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27757.html 1 滦平: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富了村民美了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