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肖飞 通讯员张天宇)今年一季度,沧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10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4亿元,同比增长3.7%。
分行业看,几大行业实现总体提升。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24.9亿元,增长3.0%;林业产值2819万元,增长37.2%;畜牧业产值54.9亿元,增长2.7%;渔业产值2.2亿元,增长13.6%。
从结构看,种植业、畜牧业占比较高,合计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9.1%,共拉动全市增长2.2个百分点。蔬菜、畜牧、果品三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79.7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9%,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其中,蔬菜果品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今年以来,全市大力开展高品质蔬菜示范区创建工作,坚持政策扶持、科学管理,有序扩大规模种植,蔬菜产量31.4万吨,增长4.8%,实现产值21.6亿元,增长4.1%。青县、肃宁县、献县和南皮县四个蔬菜种植大县的蔬菜产量占全市的80.9%,一季度分别增长6.8%、5%、4.7%和3.4%,共拉动蔬菜产量增长4.3个百分点。全市水果产量3万吨,增长1.1%,实现产值3亿元,增长0.2%,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足。
畜牧业结构持续优化,支撑作用明显。生猪产能持续提升,在今年猪肉价格下滑,节后消费减少的情况下,全市综合施策,统筹生猪产能调控。一季度生猪出栏85.1万头,增长3.6%,实现产值18.9亿元,增长3.6%,拉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0.6个百分点。
牲畜饲养高速增长。主要畜禽出栏和主要畜禽产品产业快速发展。全市一季度牛出栏5.8万头,增长2.4%;羊出栏59.7万只,增长6.5%;肉禽出栏2877.4万只,增长1.6%;奶产品产量4.2万吨,增长8.8%。牛、羊、肉禽和奶产品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比去年提高2、4、2.5和0.6个百分点,牧业生产结构逐步优化。
渔业产能不断提升,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全市采取增殖放流、资源养护等手段稳定海洋捕捞生产,积极发挥渔业项目建设引领作用,营造渔业生产发展的良好生态。一季度,全市水产品总量为5038吨,增长7.4%。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333吨,占全市水产品总量的86%,实现产值2.1亿元,增长14%。淡水产品产量705吨,增长6.7%,实现产值0.1亿元,增长6.5%,水产品产量和效益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