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5版:绿色低碳导刊

这里处处有智慧

——开滦钱矿公司智能化矿山建设初见成效

□ 通讯员 任亚刚 王冠喜

连日来,刚刚顺利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的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公司(以下简称钱矿公司)集控中心成了“网红打卡中心”——不只是唐山区域的单位,就连外埠单位也争相到这里观摩学习。

智能化矿井建设带来“智慧之变”

透过一块6米长、2米宽的曲面电子显示屏,三维的巷道模型将一座年产540万吨的大型矿山的采掘生产运营全流程的实时状态呈现在眼前,点击鼠标,不仅能查看生产调度、安全“双控”、AI决策分析等海量信息,强大的后台还能自动生成数据、形成图形报表、进行预警提示……李汉东感慨:“这几年,工作环境好了,坐在集控中心,井下的生产情况一目了然,一些设备还能实现一键控制。”

环境好了,是因为智能化设备的投入。今年54岁的李汉东见证了钱矿公司生产设备的变迁。最初的时候,井下回采工作面都是工人操作手动操作摇杆控制液压支架和刮板运输机,后来使用了智能自动化集控系统,能够实现远程自动化智能控制,自动进行移动液压支架和刮板运输机,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提升。

试水薄煤层智能化开采

钱矿公司不缺好煤,只是受限于当时的开采技术。不巧的是,仅有1.4米厚的5煤层恰恰是几个煤层中回收率最高的,开采难度大、人工成本高,但丢了这块“肥肉”又着实让人惋惜。

人不方便进去采,能不能借助科技的力量?钱矿公司转变开采理念,自2017年6月启动了薄煤层工作面智能(无人)开采,以1355E薄煤层为试点,先后解决了采煤机记忆截割、电液控支架跟机自动化、三角煤智能开采、视频融合控制“四大难点”,借助自动化综合智能控制平台对各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和专家式诊断。据了解,这个工作面从投产到结束,短短6个月,采煤50万吨。

成功试水薄煤层智能化开采,为钱矿人大范围推广智能化矿井建设提振了信心、夯实了底气。“原来开采仅局限在薄煤层,思路打开后,把智能传感、变频控制、无线遥控、自动截割、集中控制和远程监控等技术在中厚煤层应用,开创了智能开采全覆盖的应用场景,‘颗粒归仓’的‘采煤梦’也将变成现实。”机电副总工程师刘玉军进一步解释。

万兆工业环网支撑智慧大脑运行

早在薄煤层智能化开采构想之初,万兆工业环网的搭建工作就已经在钱矿公司酝酿。

历时3年,钱矿公司在纵横交错的万米巷道内用光纤线路织成了一张工业光纤网,19个主要万兆节点,将井下水文、供电、排水、通风等系统数据的安全稳定传输到智能矿山综合管控平台,成功解决了安全生产事故防控“想不到”“管不到”“治不到”的问题,“双控”管理的排查、预警、处置、评估流程得到科学优化,风险和隐患整改率分别达到100%和98.6%。

软件持续升级的同时,钱矿公司的硬件装备也马不停蹄地更新换代。他们先后引进5台智能化采煤机、6套智能化控制系统、1套单轨吊等先进设备,工作面设备开机率、运行效率和自动跟机率均达到70%以上,智能化生产效率提升30%;大力推广应用双臂液压锚杆钻车、掘锚一体机,引进掘进智能化控制系统,建成了2120W智能掘进作业线,单头效率提升20%以上,掘进作业线由10条降至8条。

得益于智慧大脑的高效运行,偌大的矿山实现了“连接无处不在、数据无处不在”的一张网全覆盖,通过人机绑定,生产、经营、调度等信息汇集到统一平台,实现全流程闭环。

“之前都是用笔记录数据,就拿查矿压的变化值来说,工作人员不仅要一页页翻找记录,还得自己动手计算,现在直接在系统里就能查到,还能根据需求做出饼状图或柱状图等,节约了人力物力,仅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省了近百万元的投入。”智能化运维小组组长张大光介绍,据统计,近三年来,钱矿公司利润年递增40%以上。

2023-05-05 ——开滦钱矿公司智能化矿山建设初见成效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27275.html 1 这里处处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