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6版:区域唐山

迁西推进精致精美精彩乡村建设

本报讯(通讯员王春清 顾大鹏 记者冯立华)今年以来,迁西县以“点上精致、线上精美、面上精彩”为目标,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保成果、创精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打造出独具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迁西样板”。

坚持全域整治清底色,实现治理深度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易反弹、难治理。为真正做到整治前群众乐意、整治后群众满意,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和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攻坚行动,以“十清四化一树”为重点,对全域人居环境进行集中整治,清底色,延内涵,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由面上清洁向户内庭院延伸,在对各村道路沿线、村庄周边、河塘沟渠、大街小巷进行地毯式清理的基础上,对各家各户按照“五美”的标准整治提升,打造美丽庭院,目前全县美丽庭院创建率达到95%以上。由清脏治乱向美丽乡村延伸,将全域划分为花乡果巷、秀水田园、长城人家、栗海香韵、大美湿地、还乡河畔等六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坚持以“村庄建设+景观融合+文化内涵”为重点,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着力打造更多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目前,全县已打造省级美丽乡村62个。由整治达标向创建精品延伸,根据各村的基础条件、资源禀赋、交通区位状况、领导班子和文化特色等因素,将全县417个村分为提升村、合格村、精品村三个档次,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评定一次,符合标准的晋档升级,达不到标准的自动降档,有效激发了各村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全县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品村120多个。

坚持全面提升建景色,实现治理特色化。美观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引导群众自建自管,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利用板栗树枝、荆条枝、河卵石等本地特有原材料,铺设甬道、编扎护栏;结合群众意愿和各村实际,建设小游园、小广场、小花园等公共设施,扩展服务功能。特色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隙地,栽花种树、绿化美化,形成“微田园、生态化”的村庄布局;对年代久远的老房屋、古树木妥善保护;利用废弃石磨、碾盘、织布机、农机具等老物件,打造景观小品,使其成为记得住乡愁的特色符号。

坚持全程监管看成色,实现治理常态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是脏乱差,改善的是乡风民风,不仅要有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要有质的改变。在整治过程中,该县坚持建管并举、机制先行,人人一把号、同吹一个调,推动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县、乡、村三级均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人头对人头”工作机制,各乡镇党政正职是一级网格长,各村党支部书记是二级网格长,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干群同心抓共建,人人肩上有重担。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列入全县重点项目观摩内容,年年坚持、雷打不动,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分期分批对全县417个村进行逐村观摩解剖,现场排名打分、现场公布结果。今年以来,全县已开展6次观摩剖析活动,实地解剖了11个乡镇、245个村。采取日常巡查、跟踪督办和“人防+技防”等手段对环境治理情况进行督查问效,对日常检查发现的一般性问题,通过工作微信群,将具体点位和问题照片直接转发各乡镇分管同志,立即整改、当日办结;对当日不能办结、难度较大的问题,按照“建账、上报、处置、销号”流程,盯办处理结果;对已整改的问题,逐一进行现场核查,达不到整治标准的,一律重新整改。

2023-04-27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26933.html 1 迁西推进精致精美精彩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