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玉阁 李红梅 高颖)近年来,武邑县着力构建“一个核心、三大旅游区、四大旅游品牌”的发展格局,着力推进旅游强县建设,多措并举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把武邑建设成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最佳旅游目的地。
该县充分发挥县城主城区在全域旅游布局中的集散和综合承载功能,以旅游的视角和眼光来谋划推进城市建设,实施城市旅游功能区建设提升,规划布局建成观津公园、新时代公园、宁武公园、东昌公园等休闲旅游服务区,全面提升城区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彰显城市品质和气质。同时深化“互联网+城市”行动,开发智慧饮食、智慧酒店等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产品,实现文化和旅游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在自驾区和羊驼、羚羊、梅花鹿等动物互动,享受这种亲近自然的过程;在园区沿着生态绿道了解科普动物的习性,观看精彩刺激的马戏表演,又是另一番体验;很多项目可以打卡,服务优质,值得再来。”说起衡水野生动物园,从北京来游玩的刘女士表示十分惊喜。
为突出衡水野生动物园作为武邑旅游资源的核心地位,该县以野生动物园为核心,创新引入新的旅游发展业态,着力推动三大品牌旅游区建设。衡水野生动物园通过创建衡水市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省级智慧旅游示范景区等,实施提档升级工程,打造一个高端生态旅游核心。以动物园为增长极,辐射带动周圈古早清凉康养度假、韩王思公民宿等业态,融合创新、延伸链条,打造东南生态康养旅游高质量发展区;依托木艺博物馆、观津书院、明清家具大世界等,厚植历史文脉,深化文旅融合,实施文创孵化,打造历史人文旅游品牌培育区;提升贾寺院耕读文化小镇农旅研学质量,加快武罗特色农旅商品后备厢建设工程,打造一批集农旅康养、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名村、旅游名镇,创建乡村旅游振兴发展示范区。
“春来三月菜花黄,踏青拍照游客忙;采摘园里瓜果香,农家院里喜洋洋。”贾史庄村作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网红”村,特色油菜花节已打造成为品牌旅游节会,带动乡村旅游、民宿建设如火如荼。如今的贾史庄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民俗展示于一体的精品乡村旅游示范点。
去年以来,该县积极寻找县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对接点,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深耕细作,不断培育新业态,探索出一条“创名村名镇、做名优名品”的乡村旅游新模式。涌现出以贾寺院农耕基地、贾史最美旅游示范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网红”村,打造出以武罗红梨、麻酱西瓜、京东跑步鸡、黄口大枣为代表的名优农副产品,打响了武邑“文兴农盛”的乡村旅游品牌。同时,加快推进窦氏青山文化带、李保国纪念馆等项目落地实施,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打响“汉韵武邑、窦后故里”历史人文品牌。
乘着旅游复苏的“春风”,提升旅游市场活力、加速旅游产品提质升级,是今年武邑文旅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该县谋新篇、开新局、启新程,以建设文旅、农旅、康旅、工旅4条产业链为目标,做好“景区、服务、品牌”三篇文章,优化营商环境、聚焦旅游市场提质增效,积极谋划文旅项目,为推进“经济强县 美丽武邑”注入文旅智慧和力量。
该县以窦后故里传说为载体,谋划建设窦后文化纪念馆,链接观津书院、衡水野生动物园大剧院等项目,开发历史感悟、民俗体验等文化旅游产业。建设韩王思公古早田园民宿、贾史“幸福慢村”生态旅游、贾寺院农旅研学教育基地创建等项目,建设农旅融合发展产业链,开发乡愁情怀、农夫田园等形式多样的农旅融合产品。推进古早清凉鑫诺医养中心项目建设,为京津冀周末游提供一条龙康养休闲旅游服务。推进以桥头保险柜、衡湖缘酒业、明清家具为代表的优势特色产业向旅游领域纵向延伸,拓展开发保险柜历史展馆、衡湖缘酒文化基地等工业旅游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