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宋海鑫)为拓宽农民工就业门路,近年来,张北县不断创新理念,探索有效路径,通过培树产业、电商、错时错峰、公岗托底等多元就业模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该县依托“4+1”主导产业,立足产业集群,着力挖掘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就业潜能,提升就业数量和质量,目前,产业带动就业突破17万人。借助国办工作组、阿里特派员等帮扶力量,全面包装本地藜麦、牛羊肉、假发等特色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品牌,以“互联网+品牌农业”模式,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就业,目前,电商销售有效带动就业1300余人。依托“春季有马铃薯等仓储物流、夏季有全域旅游、秋季有蔬菜交易、冬季有司炉工进京”等产业特点,推出全时节轮岗就业方式,实现农民一年四季有活干,目前,错时错峰实现就业4000余人。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机构、见习基地、孵化基地和直播平台等机构平台作用,拓宽促进就业渠道,让更多元素赋能就业创业,已组织专场招聘会8场次,进场企业1121家次,提供就业岗位近2万个,登记求职需求3316人,达成就业意向230余人。每年利用光伏收益3400余万元,安置各乡镇75岁以下有部分劳动能力人员公益性岗位9452个;利用就业专项资金300余万元,安置65岁以下人员扶贫专岗14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