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韩晓寒 通讯员崔岩 吕红燕)春风送暖,万象“耕”新。眼下,春耕春管是确保全年粮食稳产丰收的关键。磁县在河北省最南部,当前气温较低,早晚与中午的温度相差较大,当地小麦早春管理主要采取的是镇压措施,起到保墒保温促进分蘖作用,确保今年小麦丰产丰收。
在磁县磁州镇八里铺村种粮大户王增的小麦田里,他驾驶着一台镇压机在田间镇压麦苗,青青的小麦苗经过镇压后田间土壤更加瓷实,能够起到破碎土壤坷垃、弥合裂缝、提墒保温的作用。“我这600多亩地,5天左右就能全部镇压一遍,一亩地能增产100多斤。”王增说。
据了解,目前磁县18余万亩小麦长势较好,磁县乡农业技术员对11个乡镇的种粮大户开展技术指导,调配社会化组织的农业镇压机器进行镇压管理,提温增墒,为夏粮丰收奠定基础。
“我们河北南部目前春管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机械镇压。镇压的作用很多,可以提高土壤的地温,镇压后把土壤全部盖住,防止土壤裂缝,促进小麦分蘖,有利小麦生长,为夏粮丰收丰产打下良好基础。”磁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王文刚说。
生姜开沟、选种……在磁县时村营乡小屯洼村生姜种植基地,姜农们抢抓农时,春耕备耕多头并进,绘就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图”。
随着一台开沟机向前缓慢驶过,松软的土壤上就均匀地打开一道道地沟,这些地沟深达30厘米左右。使用开沟机,一天即可完成约二十亩地的开沟工作,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为今年的生姜种植做好准备。
“我们生姜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左右,利用节气条件,一半大棚,一半露天,打的是时间差,一亩地能增产5000斤,大大地提高了群众效益。”农户王海建说。
在生姜催芽温室,选种现场也是热火朝天,农户们挑出优质姜种并加以处理,为之后的育芽、种植工作奠定基础。在垛团里,1.2万斤的姜种正在控温技术控制下,集中发芽。
“选姜种主要是看根,姜根不烂了,才能当姜种。我们在这儿干活,每月收入2000来块钱,挺好的。”小屯洼村村民李爱玲说。
磁县小屯洼地处丘陵,村党支部带领乡村致富能人通过考察开始生姜种植,8年时间小屯洼生姜种植基地发展到300亩,以“党支部+集体经济+基地+村民”模式,从小屯洼村辐射到全县11个乡镇30多个村庄。
目前,全县总种植面积达到1500余亩,年产生姜1000万斤以上,形成育种、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带动1000多名农民家门口就业,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据了解,磁县生姜种植从2月底到4月间,从平原到山区陆续开展,助推当地乡村振兴有一个美好“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