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郝子帅
惊蛰时节,万物复苏。在高阳县孝义河湿地公园上空,成群结队的鸟儿,在金色光线中盘旋飞舞。举目而望,碧水清波中,游鱼嬉戏,泛起层层涟漪,自然与生命相互依存,宏伟而静谧。
满城园林一城景,开窗见绿入画来。京津冀协同发展9年以来,保定市立足市情,对标对表京津雄园林绿化建设标准,建成城市公园31个,社区、口袋公园285个,郊野公园绕城、城市公园提靓、社区公园环家、口袋公园遍地的四级公园体系初步形成。向美而生、向美而行,一批批公园广场、道路游园,不断推动“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转变。
“植”此青绿
“绘制”生态画卷
2月19日,这座面积2.68万亩,有“中国最大的城市郊野公园”之称的雄安郊野公园,在万里碧空中焕发着活力与生机。
“这里好美,像魔法仙境一样……”在父母的带领下,从北京慕名而来的7岁女孩王梓悦在保定园中惊叹不断。
建筑古香古色,牌楼雕梁画栋,树林错落有致……位于雄安郊野公园主展馆西侧的保定展园,以“莲池书院和古莲花池”为原型,占地22亩,融入清代皇家园林建筑特色,是一处全新的国学教育及展示基地。
雄安郊野公园北侧,以“山水保定·绿润雄安”为主题的保定林引得大批游客驻足观赏。保定林绿化面积达916.2亩,栽植90余种3.2万余株苗木,运用太行果林、春花药林、常绿林、自然林,打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秋冬出彩的生态风景。
推窗见绿
装点“品质生活”
练太极拳、跑步、跳健身操、打羽毛球、踢毽子……天刚蒙蒙亮,柔和的晨光夹着和煦春风,晨练的居民就在高阳县人民公园里拉开了一天的序幕。
“夏天,一定要来这里,到时候池塘里的荷花一开,美极了。”说起公园的美景,天天来公园锻炼的刘美霞高兴地说。
公园是生态发展、美化城市、群众享受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享有省级园林城市称号的高阳县,位于保定市东南部,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核心功能区,距北京、天津、石家庄各约150公里,被纳入京津石“1小时交通圈”,是保定对接雄安、服务京津的重要通道。
2022年,高阳县人民公园按照星级公园标准进行改造升级,新修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滑板池、健身器材区、跑道等运动健身区,并栽植水生鸢尾、马蔺、玉带草、粉黛乱子草等植物,增添观赏性。此外,富有传统文化元素的颛顼公园、依水而建的孝义公园、采用亲水型驳岸设计的凤湖公园等36个公园游园,特色鲜明,星罗棋布,遍布高阳县各个角落。
不止高阳县,“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公园城市生态美景正在保定逐步形成。满城区劳动主题公园、望都县庆都西路游园、清苑区清苑体育公园、白沟新城迎宾游园、阜平县阜东公园……全市179个公园犹如“绿宝石”般点缀在各个角落,借布局灵活“微空间”兜起城市绿地“大格局”。
满城皆绿
扮靓城市“新颜值”
“你都想不到,这里之前就是一片高土堆,现在居然能成为这么好看的公园。”62岁的李宝贵自从退休后,就喜欢拿手机记录生活里的美丽片段,“家门口”的鲁岗公园自然成为他最佳的拍照取景点。
站在鲁岗公园最高点,深圳湾保定创新中心两座大楼尽收眼底。公园基于山地基底,在谷、峰、丘、坪、塘等丰富的地形空间中,植入多样植被,塑造各色景观,打造了一个集生态修复、休闲健身、低碳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幸福的底色是绿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引领下,今年,保定市全面对标京津雄绿化标准,依托环城水系公园和环城水系二期景观带,串联10个体育健身产业会客厅,涵盖100余个城市公园、生态修复地,打造“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格局,并将在2025年再启动建设郊野公园4个、城市公园32个,社区、口袋公园200余个。
绿道绿廊体系不断完善,“绿色项链”逐步嵌入“璀璨明珠”。高颜值、高品质的保定园林,正焕发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未来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