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崔上 通讯员王清 李冬)2月16日,国能黄骅港务202泊位船舶神华536轮顺利完成压舱水回收7000吨,这是今年第一艘回收压舱水船舶,标志着2023年压舱水回收工作正式启动。该项工作较往年提前了1个月,预计可多回收淡水约14万立方米,直接节省淡水成本60万元左右。
据了解,来港装煤的货船会携带大量压舱水,尤其是长江流域的船舶压舱水均是优质淡水,直接排海不仅造成浪费,还会破坏海洋环境。自2017年以来,国能黄骅港务创新开展了压舱水回收工作,打造了“两湖三湿地”,近70万平方米的生态水系统,以低价值水源代替新鲜水源,直接供给港区的生态和工业生产用水,在用水策略上优先使用回收的压舱水,压舱水使用率占港区全部用水的30%,有效缓解了黄骅港区域淡水资源匮乏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