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5版:区域沧州

深化“千警大走访” 推进“万警进万企”

东光筑牢优化营商环境安全防线

民警到东光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包装印刷公司走访。 臧新茂 朱林林 摄

警务室民警通过视频巡查企业的治安情况。

2022年以来,东光县公安局不断深化“千警大走访”,全力推进“万警进万企”活动,紧盯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促进服务提质、办事提速、工作提效,全面筑牢优化营商环境安全防线,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54项,解决企业实际困难43个,建立警企联系点12个

本报讯(记者董肖飞 通讯员臧新茂 朱林林)2022年以来,东光县公安局不断深化“千警大走访”,全力推进“万警进万企”活动,紧盯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促进服务提质、办事提速、工作提效,全面筑牢优化营商环境安全防线,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54项,解决企业实际困难43个,建立警企联系点12个。

近日,东光县公安局食品药品环境安全保卫大队大队长孙彦辉来到东光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包装印刷公司走访。“非法设计、制造、销售没有授权的商标包装,是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提醒大家注意!”孙彦辉一边检查企业印制的商标是否合法,一边讲解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民警讲得仔细,企业工作人员听得认真。“创新技术一直是企业发展的‘制胜法宝’,公安机关上门服务指导犹如一场‘及时雨’,我们企业投资、研发、生产,心里更有底了!”公司董事长肖健表示。“通过走访,我们对企业面临的困难和迫切需要公安机关解决的问题进行摸排,对走访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孙彦辉说,如果摸排到案件线索就及时组织会商,符合立案的迅速立案,并全力侦办。

不久前,该大队民警在走访工作中得到线索,循线追踪,打掉了一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小作坊,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查扣非法印制商标标识的包装袋100万余个、机器设备5套,为受害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0万元,有力地保护了受害企业品牌形象,维护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包装机械产业是东光的县域特色产业,历经多年发展,已拥有企业1100多家,数量居全国同行业之首,东光县也成为全国最大的纸箱机械生产基地,这里的产品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2021年,东光县公安局连镇派出所在“北方最大的包装机械生产基地”东光县小邢村设立了警务室。

2月20日上午,当记者来到这里时,警务室民警祝和平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墙上的大屏幕,通过视频巡查企业的治安情况。“警务室辖区有24个村,包装机械企业223家,个体经营户450家。”祝和平说,“警务室成立以来,着力打造‘2+4+N’工作模式,即2名民警、4名辅警,再加上社会群防群治力量,常态化开展治安管控,多方参与出力,守住、看住、管住,全方位守护辖区企业平安。”

去年4月,辖区一家公司的机器设备被盗,警务室发挥人熟地熟优势,仅用3个小时就将犯罪嫌疑人抓获,为企业挽回了损失。公安机关的高效工作让公司负责人李文焕感动不已,专程将一面锦旗送到派出所。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看到,东光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四中队的4名队员在惠民路的一家钢结构公司的厂区巡逻。“民警每天在这里巡逻,让我们经营者心里感到非常踏实、安全。”该公司负责人王爱华说。

经济发展到哪里,公安护航就拓展到哪里。近年来,东光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以服务辖区企业为己任,通过建立“警企联防共治”工作机制,有效为企业纾困解难,用暖心服务拉近警企距离,用特事特办激活发展动力,用威武之师保障企业权益,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去年,一些公司原材料、产品运输都遇到了很大困难,特巡警大队负责人周光升得知后,主动上门帮助公司联系供应商,通过办理“特别通行证”、派出警力专门护送进出等措施为企业打开了便捷通道,得到了企业高度评价。为了做到“快接、快到、快调、快处”,大队根据企业位置布局,科学划分4个巡区,制订8条“必巡线”和28个“必巡点”,形成“网格化”巡控格局后,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降低了48%,“两抢”案件实现“零发案”。2022年,辖区企业向大队赠送锦旗36面,表扬信52封。

2023-02-23 深化“千警大走访” 推进“万警进万企”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22848.html 1 东光筑牢优化营商环境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