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田桂云 石鑫)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秦皇岛市将以全国、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全面提升各项基础能力,全力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持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以高质量应急管理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推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提升应急指挥能力。谋划建设市、县应急指挥部,应急部门与本级消防救援队伍共建共用应急联合指挥平台,强化信息化支撑和条件保障。用好安委会、减灾委和应急指挥救援总指挥部等平台,优化灾害事故现场指挥协调机制,强化专业团队技术支撑,形成科学规范的指挥规则和应急流程,做到统一权威高效指挥。加强各级指挥机构和指挥员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研判和指挥处置能力。启用党政机关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网络监管平台、升级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网络监管服务平台,着力推动线上执法、视频巡查等新型执法模式,提升精密智控能力。建立完善应急救援电子“一张图”,实行灾害事故现场人员车辆管控、自救互救、线上医疗救助、救灾捐赠、智能语音呼叫、应急物资申领等智能化管控,实现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和统一调度的精准救援。加强与气象、水务、资源规划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构建全灾种预警信息统一发布和多平台发布机制,确保第一时间传达到一线岗位和受威胁人群。
提升应急实战能力。进一步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制定出台训练大纲,严格教育管理,配齐配强装备,加快打造成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加大地方专业救援队伍扶持培育力度,尽快提升正规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补充全市应急救援骨干力量。推动每个乡镇建立专业或半专业抢险救援、林火扑救队伍,增强基层风险防范、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落实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重特大灾害抢险救援行动现场协调机制,规范引导社会应急力量有序参与抢险救灾行动。高标准组织一次市级综合性应急演练,广泛组织社会力量专业技能培训,推动开展“野外化、实战化”大练兵,全面提升实战水平。积极对接消防救援队伍整合改革,健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抢险救援救灾协调联动机制,推动各类救援力量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共训共练,提高整体战斗力。
提升基础保障能力。持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架构,加强应急预案的统一规划和分级分类管理,强化各类应急预案的配套衔接和可行性评估,不断提升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持续深化应急演练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应急预案的“实战化”演练,倡导开展“双盲”演练,检验联动机制并锻炼队伍。完善以市级库为中心、县级库为支撑、乡级库为补充的三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如期完成市应急物资储备库改扩建工程,提升应急物资保障的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应急通信装备应用建设,提升一线快速反应、前突侦查、快速组网能力,提高遂行极端环境下攻坚救援任务的保障能力。
提升平战快转能力。完善事故现场救援统一指挥机制,建立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官制度,构建平战快速切换、规范有序、协同高效的指挥响应机制。发挥应急指挥中心事故灾害处置中枢作用,对指挥架构、队伍装备、物资保障等进行标准化、模块化设定,全链条模拟推演。严格执行《河北省应急管理系统值班工作规定》,畅通和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注重信息垂直获取能力,实现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高效流转。科学管理战备秩序,实行物资平战分离储存,重要装备落实以车代库,确保应急状态有保证、平战转换有迅速,持续作战有保障。全媒体、分众化推进科普宣教培训和应急信息发布,持续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提升社会化动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