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茜 杨莎莎)春回大地,草木萌发,又是一年农忙时。近日,笔者走进大城县南赵扶镇红木文化衔接示范区,二十多个种植大棚映入眼帘。为抓住开春有利时机,该示范区在大棚设施农业上做足功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村民稳产增收。
该示范区技术负责人马志国说:“我们都是按照绿色无公害的健康食品要求来管理,从施肥、用药方面也是按照无公害的标准,种植的瓜果蔬菜一亩地平均效益能达到两万元。”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116亩,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24个,四季棚1个,以及部分必要的基础设施。红木文化衔接示范区主要种植优质甜瓜、西瓜、西红柿等果蔬,可带动脱贫劳动力或周边群众60余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