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冯喆)滦南县青坨营镇以“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深入开展各项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升群众满意度。
共享资源提升便民服务
青坨营镇各村将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起来,有效扩展文明实践“阵地”,党建示范与文明实践和谐共创。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创新开展各类活动,广大居民群众积极融入、参与,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劳动社保、民政服务等全部纳入,集中办理,设置党员先锋岗,通过亮身份、明职责,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为基础组建志愿服务队,切实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全镇各所站累计为群众办实事165件。
有效延伸打通基层治理
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工作思路,以党建为引领,丰富志愿服务项目,精准把握群众需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职能,把牢文明实践着力点,进一步延伸工作的触角。
一方面,全面推行网格化治理、人头对人头机制,引导党员为群众服务,强化基层治理工作;另一方面,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方式,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文明实践活动,营造组织引领、服务引领、创新引领一盘棋的基层治理服务体系。
坚持将学习教育放在首位,通过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对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提高村“两委”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民主管理、依法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筑牢基层堡垒、强化责任担当。
党员带头发挥能人作用
坚持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村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从干实事做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村容村貌提升、环境卫生整治等各项工作,打造一支凝聚力强的为民服务队伍,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服务“温度”。
把凝聚地方能人的力量作为最大亮点,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邀请能人志士参与爱心助学、产业发展座谈等文明实践,交流发展经验、传授种养技能,积极鼓励乡贤能人发挥自身优势,带动百姓增收,筑牢乡村振兴的人才、产业基础。
同频共振助推乡村振兴
坚持把党建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坚持“党建引领+文明实践助推产业发展”的发展思路,强化“支部+农户”的工作模式,持续加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粮食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亩产收益,促进农民增收,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重点扶持西瓜、食用菌、生姜、农村电商等一批特色产业,积极创建农业特色品牌,着力加大营销推广力度,逐步形成特色品牌产业,让基层党建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同频共振”,全力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