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薇
近些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旅游住宿多样化的需求,全国各地的民宿产业蓬勃发展,邯郸市民宿产业发展也初见端倪。以武安市为例,武安市以第四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开发了首批民宿点——王坡民宿、白王庄颐养小镇等,点燃了民宿发展新引擎。
武安市是一座工业之城、钢铁之城,迫切需要由“矿产资源型城市”向“文旅融合旅游型城市”转变,需要加快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武安民宿产业发展有力促进了武安城乡融合、全域旅游、经济转型,有力推动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
以文化为灵魂,打造独具个性的民宿品牌
文化是民宿的灵魂,如果没有文化作支撑,个体民宿很难形成自己的品牌。要把农村的老房子都设计成独具个性特点的艺术品,民宿不仅为游客提供住宿,还应该是一个地方乡土文明的呈现者,承担着讲好当地乡土故事的任务。民居是民宿的物质载体,文化资源则是民宿的精神载体,传统手工艺、农耕习俗、村庄历史使乡村民宿成为“有温度的住宿”。
民宿发展能够促进乡村文化复兴和文化振兴,民宿的个性化、特色化要求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民俗,启发文化创意理念,融入本地文化元素。武安民宿在建筑、装修、装饰、建筑材料、餐饮、客房用品等方面体现了地域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传统文化复兴,凸显当地文化特色和文化自信。以武安王坡民宿为例,王坡民宿位于武安市活水乡古王坡村落,上可仰“天仓”奇观,中可赏秀美山色,下可望京娘湖美景,观景效果良好。同时,较好地保留原有民居建筑,呈现出太行民居的显著特色——石墙石顶。设计上保留了建筑原有的风骨,通过灵活的设计与创新的搭配,不仅延续了太行山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而且将石木文化以更加灵动的方式呈现。
以文旅为契机,拓展民宿产业的发展方向
武安拥有11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正在投资发展文旅产业,资本优势正在转化为产业优势;文旅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新支柱、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城市提质的新优势、生态保护的新动能,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目前,武安通过招商引资已打造出著名的东太行景区,培育出太行山抗战大型实景演出、晨曦酒店、田鑫小镇、楼上戏曲小镇、白王庄小镇、王坡民宿等一批新业态。2021年全年共接待游客348.15万人次,综合收入42.29亿元,其中过夜游客183.79万人次。
以文旅发展为契机,从民宿产业延伸出“民宿酒店”的概念,“民宿酒店”应该比酒店更个性,比民宿更专业。更具体地讲,民宿酒店,是比传统酒店多了一份自然休闲的惬意,比传统民宿多了一份舒适品质的保障。未来民宿要想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民宿酒店”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
以人才为引擎,促进民宿产业的良性发展
以民宿发展为契机,带动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流以及人才向乡村汇聚,用高薪留住外出在大城市打拼多年的大学生和优秀人才,回家乡创业就业,为家乡发展作贡献。同时,发展民宿旅游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富民增收,武安民宿旅游业为当地的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民收入、提振了农民的发展信心。同时,武安加大外来人才吸引力度,为武安发展提供支持,使武安乡村产业得到振兴、乡村环境得到改善,改变了以前产业空、年轻人空、房子空置、土地空闲的现象,重新聚集起人气。目前,武安已与民俗界大咖成功签约10个民宿合作框架协议。
以民宿为机遇,贯穿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
2021年,武安市以承办河北省第六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立足“生态武安、康养福地”的定位,按照“看红看绿看产业”的总体思路,高标准打造了王坡民宿、九龙山山地运动公园、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东太行景区文创商店等一批体现武安特色的观摩项目。
比如,打造九龙山山地运动公园,为“绿”增色。使九龙山由一个煤矿开采区,成为了“邯郸西部生态屏障,武安东部生态新区”,为河北乃至全国矿山生态修复树立了标杆,为全域旅游发展增添绿色底色。同时,为丰富该项目业态,发挥其经济带动效应,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招商引进河北奥赛、蓝城集团、华侨城北方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打造山地马拉松培训基地、山地自行车培训基地、冰雪轮滑培训基地、露营基地,加快推进九龙山整体开发,挖掘展现地域特色的现代化时尚民宿元素。
以游客为抓手,注重风土人情的体验感受
在体验旅游的趋势下,乡村民宿作为展示地域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当地文化的缩影。民宿的发展有利于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质,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促进农村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对于游客而言,民宿也有利于游客探索当地传统文化、风俗人情,能够很好地满足体验式旅游的需求。乡村民宿的发展方兴未艾,政府要加强主导功能和行业指导作用,投资者和经营者要坚守乡村民宿的“乡村性”,拓展多元化的营销渠道,开发多样化的体验活动,从而促使乡村民宿健康有序发展。(作者单位:中共邯郸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