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关爱支持民营企业家的若干措施》,聚焦企业办事流程长和反馈慢、企业迎查多和负担重等问题,出台多项措施,提振企业家精气神,解决企业家烦心事,激发企业家事业心
本报讯(记者李慧英)1月28日,保定市召开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表彰暨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会上,《关于进一步关爱支持民营企业家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提振企业家精气神,解决企业家烦心事,激发企业家事业心。
在市主流媒体开设“企业家风采”“企业家在保定”专栏,定期宣传优秀企业家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关心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各级党委、政府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茶话会等,沟通企业发展问题,听取呼声建议;聘请优秀企业家担任“保定市经济发展顾问”,在产业规划、重大项目、民生项目建设上问计咨询;出台涉企重大政策时广泛征求企业家代表意见,研究经济发展或涉企重大会议,邀请企业家代表参加。
每半年组织全市龙头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等部分企业负责人,对涉企部门的营商环境进行测评。
依规依法提高企业家在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中的比例,优先推荐企业家参加各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
聚焦企业办事流程长、反馈慢问题,发挥“12345”便民服务热线、“政企通”“万人助万企”服务平台的作用,实现线上受理,接诉即办。
聚焦企业迎查多、负担重问题,实行“无事不扰”诚信监管,对诚信守法类企业大幅降低检查次数。规范入企检查,建立执法监管事前报备、过程留痕、事后回执、回访追溯机制,执法部门制定年度执法计划,由纪检部门采取实地走访、线上评价、电话回访等多种形式了解执法情况。
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四送一服”提升行动,让企业及时、全面享受政策红利。
聚焦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展“一链一策一批”融资促进行动,建立政银企信息共享机制,金融机构按需制定融资服务方案和融资产品,实现政银企三方高效对接。
聚焦涉企积案未果、冤案错案久拖不结问题,全面梳理排查近5年全市涉企诉讼案件,确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予以纠正。对涉企积案进行集中清理,依法加快进程。
聚焦困扰企业的敲诈勒索、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实行挂牌督办制度,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企业合法经营不受干扰、经营市场健康有序。对涉及企业家的信访、举报、网络舆情,实行快查、快结。
对企业当年升规入统,按照营业收入规模给予5万元至10万元的奖励。积极实施“三化”技术改造,采取“先投后补”方式支持项目建设,按照有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5%给予补助。设立新型工业技改资金,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一批国家“小巨人”企业。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政策延续到2023年底。
加大企业上市融资支持力度,组建专业队伍,为上市后备企业提供融资、法律、财务等中长期基础性服务。对境内外上市挂牌企业,予以资金补助。
鼓励各级领导干部在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自律的条件下,为企业发展“站台”。持续开展“我帮企业找市场”“我帮企业找资金”专项行动。实施“校企双聘”制度,帮助企业招才引智、招商引资。
持续开展“进名校、访名家”培训活动,每年组织不低于两批次、100名各行业企业代表与全国知名高校院所进行交流合作。每年筛选不低于30名企业家,赴浙江、深圳等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培训。
尊重企业家创新创造,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办法。企业家依法依规使用政府相关资助资金进行项目建设过程中,因不可抗力未按时达到预期目标但取得明显成效(完成率≥70%)的,按照具体情况给予适当延期。
每年对优秀民营企业家进行表彰,为其颁发“优秀企业家服务保障卡”。企业家持卡在保定东站、保定站享受贵宾或绿色通道服务,直系子女享受入(园)学保障,本人及直系家属可享受定点医院门诊、住院、体检等就医绿色通道服务和省级医院对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