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纪业 郭力榕 闻晓城 记者宋建军)“700万元的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贷款一到手,我们立即维护更新了设备。”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宏升说。
交通银行迁西支行的3500万元授信贷款,同样帮助福润达新材料公司渡过难关。
这一幕幕,是迁西县开展“大包联、大帮扶、大服务”活动的缩影。迁西县高效精准服务全县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展包联帮扶,细化落实责任。迁西县建立健全金融帮扶联动机制、专门综合协调推动机构和“人头对人头”服务机制,组织县域12家银行机构“全员结对、全员帮扶”,共包联全县23720家市场主体,为企业和商户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送技能,开展合理延期还贷、展期续贷等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精准化、全方位的金融支持。2022年,全年累计为236家企业续贷180384万元,为452家企业新增授信753647万元,为385家企业发放贷款445370万元。
创新金融产品,助力乡村振兴。立足产业发展优势和特点,迁西县各银行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相继推出“惠农贷”“栗农贷”“光伏贷”等系列助农惠农服务产品,助力乡村振兴。累计完成农户授信31435户,用信余额10.9亿元。推出的“栗乡云贷”系列绿色金融产品,目前已为75个村450余户批准金额5900万元,授信支用金额2700余万元,让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大市场,帮助解决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和农户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线上线下融合,优化融资服务。迁西县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畅通企业融资渠道。依托金服平台,架起政府、金融、中小微企业网上沟通桥梁,组织县内经济实体入驻唐山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让企业需求和金融供给“无缝对接”。截至目前,通过平台累计为300多家企业发放贷款140.33亿元,平台注册企业数量、发放贷款金额在全市均排名第二位,综合排名第一。加强政银企对接,先后组织召开6次政银企对接活动,各金融机构提供“人头对人头”保姆式服务,积极帮助企业设计融资方案,现场化解企业资金难题。截至目前,已成功对接中小微企业80余家,发放贷款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