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4版:要闻

打有把握之仗,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三

□新华社记者

全国重症医学床位总数超过21万张,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两类重点解热镇痛药日产能超2亿片,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治疗发热、咳嗽等新冠症状的药品达600余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抓实抓细医疗救治资源的供给和准备,着力保障群众用药需求,着力做好重点人群的防护和救治工作。

三年来,我们积极应对、主动作为,以灵活的防控策略、充分的部署准备打有把握之仗,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年艰苦卓绝赢得三个宝贵“窗口期”

三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因时因势、科学决策,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为打赢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重要遵循。

经过艰苦卓绝的三年,我们赢得三个宝贵的“窗口期”:新冠病毒变异株毒性持续下降的窗口期,药物研发、医疗救治能力进一步增强的窗口期,全民广泛接种疫苗的窗口期。

三年考验,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完善,疫情防控机制更加健全。正式设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各级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全面提速,发热门诊建设、区域精准防控、肉菜市场保供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平战结合”,各地应急防控能力全面提升。

实践证明,我们最大程度保护了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定不移探索出了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

提升救治能力、扩充医疗资源,为打赢生命健康保卫战奠定基础

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国疫情防控三年来一以贯之的理念。

三年来,我国在不断增强医疗救治能力的同时,努力提高平战结合的防疫能力,为不断优化防控措施持续作出准备。

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特别是ICU总量不足。三年来,医疗系统加大重症救治资源储备,努力补齐短板。

与病毒较量三年来,我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医务人员在实战中积累了更多经验,树立起更强大的信心。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医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年来,我国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强化重症救治方面的中西医结合机制,建立完善“有团队、有机制、有措施、有成效”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形成了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中国方案。

疫苗和药物研发不停步,着力保证群众用药需求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三年来,我国首个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获上市注册申请、首个国产口服小分子药物增加治疗新冠肺炎适应症,批准相关治疗药物进口注册。批准上市的5个新冠病毒疫苗中,有3个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

三年来,我国不仅提高抗新冠病毒药物生产和供给,还不断扩大负压救护车、呼吸机、医用防护服等救治设备及物资生产。

2023年1月,随着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目录内治疗发热、咳嗽等新冠症状的药品已达600余种。国家医保局表示,未来将有更多新药好药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切实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据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2023-01-15 ——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三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21004.html 1 打有把握之仗,保障人民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