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7版:区域张家口

下花园区:绿色赋能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下花园区的东河公园景色。

下花园区段家堡乡的村民正在种植药材升麻。

下花园的石佛山健身步道层林尽染。

下花园区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森林城市为“形”,成立由区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及各乡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推进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全力推动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开展

本报讯(通讯员院玉顺 侯东江 张路)近年来,下花园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紧抓首都“两区”建设、冬奥会筹办举办、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等机遇,高标准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建设,实现资源城市绿色转型。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0%。

下花园区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森林城市为“形”,成立由区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及各乡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高标准编制了《下花园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0年)》,出台了《关于推进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全力推动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开展。

百园千姿塑城市“绿心”。该区聚焦城区公共绿地建设,营造以洋河湿地公园和东河公园为主的公园绿地系统,并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对城区覆盖率达75%;由公园串起的各类绿道交织纵横,居民每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3.07千米;实施见缝插绿、破硬还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66%,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园林化布局。

蓝绿交织塑道路“绿廊”。该区以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及县乡道路为主线,丰富道路林带季相景观,道路绿化率达81%;以景观树种为主,乔、灌、花、草相互衬托的方式,对城区道路进行美化提质,城区主、次干路林荫道路率达60%;依托园林小品、绿化造景等景观设计,不断改善戴家营河、洋河、东河河道及两岸生态环境,并与周边的湿地、农田林网、道路林网等相连接,倾力打造北京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水岸绿化率达32%,农田林网控制率达81.2%。

层林尽染塑乡村“绿韵”。为实现“以绿美村”目标,开展环村林、街道绿化美化,建设游园绿地,进行村庄建设,提升村庄“四旁”绿化,彰显村庄特色。目前,全区绿色示范村庄共8个,其中,武家庄村、河南坊村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该区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重点打造“一廊多节点”的连续型景观带,乡土树种使用率达80%以上,单一树种栽植比例低于20%。他们通过开展低质林改造、中幼林抚育等工作,有效提高森林质量;落实“三证一签”制度,严禁移植天然大树,实生苗、容器苗、优质苗使用率达100%;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完善林火预防监测体系、扑救体系和宣传保障体系,将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最低;狠抓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建立多个有害生物监测点和防治队伍,美国白蛾、松材线虫防控成效明显;全区8株3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均实现挂牌保护。

该区大力实施生态涵养修复,走出一条生态兴区、生态强区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他们以杏扁、蜜杏、酸枣为主,在定方水乡、辛庄子乡大力开展经济林建设,积极拓宽绿色生态致富路;积极推广段家堡乡“庭院花房”花卉种植模式,促进花卉苗木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建设;利用林荫空间优势,在段家堡乡开展黄精、升麻等药材林下种植,释放绿色生态潜能,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实施农旅融合,深入挖掘整合历史人文、自然生态要素,依托鸡鸣山、石佛山登山健身步道、洋河湿地公园等旅游资源,积极推行“农业+旅游”的旅游消费新模式,形成以康养、休闲娱乐及农事体验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带,实现了从“资源城市”到“花园城市”再到“休闲城市”的华丽蝶变。

该区在城市公园、湿地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公众游憩地,设置综合性科普教育廊道,生态科普教育宣传栏、解说牌等随处可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绿色理念浸润人心;借助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森林日等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科普活动,促使广大群众主动成为森林城市的建设者、保护者、受益者。

(图片均为下花园区委宣传部提供)

2023-01-09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20463.html 1 下花园区:绿色赋能创建省级森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