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3版:望长城

暮归老人

□尹月素

他站在自家的花生地头,倒背着双手,双眼紧盯工作着的花生联合收割机,一脸的舒展。

“呜呜呜”,机器作业时的响音,卷在扬起的黄尘中,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

他在收获花生。

月余之前。他也是站在这里,嗡嗡嗡的机器声也奏响着。那时,勾住他混浊双眼的是架浅灰色无人机。

近几年来,花生自幼苗期一直到成熟期都在分期享用套餐(杀虫剂、营养剂、控旺剂的组合)。花生生长后期,稠密的花生秧把地覆严,妇女老农感到喷药困难。这一难题,无人机给解决了。

他将套餐加水,搅拌均匀,倒入飞机“肚子”。飞机主人手握遥控器,指挥着飞机的起降、工作。药雨“沙沙沙”落在花生叶片上。叶片湛绿椭圆,被药雨冲刷得前仰后合。

给农作物喷药,向来是农民的辛苦活儿。往常,都是背着沉重的喷雾器,闻着刺鼻的药味儿,在田垄上深一脚浅一脚地作业。如今,飞机展翅田间。毋庸置疑,农业已进入了新时代!

“倒车请注意!倒车请注意!……”

花生联合收割机发出声声女音,高亢嘹亮。

联合收割机一边前进一边吞卷着三行花生秧。花生果儿坠在秧的根部,被卷得颤颤巍巍,如新娘坐轿,她们羞羞答答即将与母亲分别。收割机后面有两个大仓,是分装花生果和碎花生秧的容器。

他,这块花生地的主人,年近80岁。

他儿孙满堂且都在城市。他不缺钱。

他说,我只要腿脚能动就得种地。

劳动能治百病。他的至理名言!

花生联合收割机,是继小麦联合、玉米联合之后,又一新型农用联合机器。它有平房高,一间屋大,远看近看都像是座移动的房子,颜色有红有绿,很是养眼。在收获季节里,来来往往的大联合是田野里的客人,也是种田人的宠儿。

他的眼前是行使作业的联合收割机,但脑海里却时时浮现出过去的艰难影像。

抡大镐刨花生,这是最原始的粗笨刨法。刨花生时,镐下深了太费力,浅了把花生果劈成白花花两半,很是心疼。体现这一场景的男人们弓腿弯腰,每刨出来一棵都耗着他们的气力。半天的时间里,男人们总要歇上几次。

花生出土后,人们还需抖落秧上的泥土,最后还要在筐沿上把它们从秧上摔打下来。这所有工序是繁琐的,劳累的。人们经常累的腰酸背痛胳膊疼。

那时的农民把刨花生当作整个秋收的大事儿,一家男女老少齐上阵。捡拾花生,老少都能干。他从儿时的拾花生到长大后的抡镐又扶犁,他的汗水不知淌过了多少流年岁月。

刨花生,继抡大镐之后,就是用牲口犁了。此时,虽说解决了出大力,但流大汗照常,花生被糟蹋得也多些。牲口毕竟是畜生,难免有时使使性子。一块花生地犁下来,牵牲口的和后面扶犁把儿的,都几乎把嗓子喊破。他们身上的衣衫贴胸粘背,头发被汗水浸得打绺儿。

后来的拖拉机拉犁还好些,开车的人只需稳住方向盘,但后面扶犁的仍不轻松,仍是汗湿衣衫。

因不会开拖拉机,他这辈子只是个扶犁的把式。扶着犁把儿,跟着牲口屁股拖拉机屁股,他转了大半辈子。

“嘀嘀嘀”,收割机在地中央突然停止不前,并发出催促声音,它这是在告诉人们,仓满了,赶快来卸货。

一辆等候多时的拖拉机,闻声到了联合身旁。这车上面叠加了两层栅板,可装二亩来地的花生。

“呼啦啦”,活动的联合车仓像翻了个大筋斗,白白胖胖的花生果儿拥挤着跳入了拖拉机斗内。他惊叹收割机怎么有那么大的胃口,装了足有千数斤花生。卸完之后,收割机又开始了“呜呜”的工作……

他,名叫尹满库,一位燕赵老农。

夕阳西下,暮色渐浓。

尹满库骑着电动三轮车引领着满载的拖拉机,行驶在回家的路上……

2023-01-07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20412.html 1 暮归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