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1版:头版要闻

上云率全国第一,怎么做到的?

12月27日,平乡县一家自行车、童车生产企业的员工在整理车架。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记者 刘伟

同一生产线,却同时生产出各不相同的产品,这样的生产线你见过吗?

它正在中信戴卡秦皇岛铝车轮工厂六号线24小时不间断地运转着:一个个车轮经过铸造、热处理、机加、涂装等一系列工序,缓缓走下生产线,但是它们的型号和款式却不尽相同。

怎么做到的?这还要依赖于中信戴卡引以为傲的“柔性制造系统”。它改变了传统生产线“串糖葫芦”式的刚性结构,让线路像“中国结”一样,能够纵横交错、任意组合。工人们只需要将产品的相关数据输入系统,这条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就可以按照“指令”高效准确生产出不同的产品。

它的出现,正是中信戴卡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各大汽车厂商对科技含量和个性化的需求,运用大数据、AI深度学习等技术自主研发的数字化制造系统,可以将最小生产批量从300件降到1件,使“一件订单”的定制化生产成为可能。

此外,该公司还通过应用AI视觉检测、人工智能识别系统等技术,对轮毂进行检测-生产调节,实现了检测作业人员减少50%,效率提升40%,成为数字化质量管理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首创性案例”。

中信戴卡的成功探索是全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河北大力实施数字转型服务,启动“十万企业上云”工程,推动企业生产设备上云、平台系统上云、业务应用上云、制造能力上云,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河北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17.70%,排名全国第一。

“上云”助力企业驶上高端智能新赛道。邢台市平乡县好孩子北方工业园“甲天下”项目,运用AI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云端个性化生产,可以为身高、体重、性别不同的孩子定制自己的专属车。

“上云”释放传统产业发展新动能。今年前10个月,河北新增上云企业1.1万家,累计上云企业7.3万家。立中车轮集团引入金蝶EAS云平台系统,实现采购、接单、排产、生产等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效率提升30%至40%,企业成本下降16%。

2022-12-30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20036.html 1 上云率全国第一,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