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蔺媛媛)深冬时节,笔者来到蔚县陈家洼乡下元皂村,村口,满眼的红色墙体文化映入眼帘,这里是抗日英雄马宝玉的故乡。红色教育长廊、马宝玉烈士陵园、红色农垦体验园区等,处处彰显着红色革命精神。
近年来,蔚县陈家洼乡依托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找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切入点,不断丰富红色文化元素,修缮马宝玉烈士陵园,新建马宝玉烈士纪念馆,打造红色党建田,推动红色文旅产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实现红色文旅产业与绿色生态农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红色文旅产业发展,擦亮红色名片。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是陈家洼乡擦亮红色名片的重要举措。该乡重点打造“一廊(L型红色教育长廊)、两园(马宝玉烈士陵园和红色农垦体验园区)、三节点(村庄入口、陵园周边、实训基地)”红色旅游框架,明确“点、线、面”三步走思路,以实施下元皂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为中心点,与周边营子堡、陈家洼、任家堡、上元皂四村连线,探索构建“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的五星模式矩阵,辐射带动其余14个行政村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的梯次乡村振兴旅游格局。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擘画振兴蓝图。陈家洼乡聚焦绿色生态农业,培育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培强杏扁、中药材、蔬菜脱水加工、旱作农业四大传统产业,培优张杂谷种植基地,形成了具有本地发展特色的产业格局。今年以来,该乡现代生态畜牧业四方红农牧产业园二期项目开工,总投资1.95亿元、占地210亩,预计2024年可出栏种猪、生猪10万头,育肥场年出栏猪6万头。四大传统产业不断向绿色深加工方向发展,他们引进张家口琪缘通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实施杏扁精深加工项目,总投资700万元;建设了6000平方米的杏扁机械破口、微波焙炒深加工项目,年加工杏扁2000吨,将覆盖陈家洼、北水泉、黄梅三个乡镇;充分利用该乡地形独特、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生长繁育多种中药材的优势,与张家口东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规划打造中药材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地区的中药材种植产业规模发展。目前全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00亩左右;大力发展干豆角丝和干葫芦条种植加工产业,全乡种植架豆、西葫芦500亩左右,干豆角丝和干葫芦条远销内蒙古、安徽及京津等地,亩均增收1500元;在省农科院的支持下,因地制宜推广地膜覆盖、机械穴播技术,培育张杂谷种植基地,推动产量、品质双提升;全力打造旱作农业循环经济区(小杂粮生产基地),全乡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亩均增收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