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通,百业兴。近年来,滦州市以“交通建设年”为契机,在项目建设、道路管养、行业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按下“快进键”,勇当“先行官”, 以蹄疾步稳的奋进之态,实现了交通事业的跨越发展
实干托起梦想 奋斗铸就辉煌
以项目建设为突破,一着不让的加速跑出亮丽成绩单。2021年,滦州市委、市政府立足政治上考量、大局下行动,深入开展“交通建设年”活动,谋划实施总投资47.8亿元的25个公路工程项目,其中交通运输局承建项目14项。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听取“交通建设年”汇报,唐山市交通运输局给予项目大力支持,各参建部门通力配合,点燃了项目建设“强力引擎”,跑出了交通建设“加速度”。一是高效推进重点项目“新高度”。以唐山市“双大外环”建设为契机,积极助力赤曹国道(滦州段)主体完工。全力推进唐秦高速项目建设,完成了6个镇、41个村、3799户、3470亩地的收量补偿及139处无权证构(建)筑物清拆,并完成了土地报卷工作;于10月22日迁曹高速及连接线全线通车,进一步疏通了城区交通“主动脉”、优化连通市域交通“大外环”。二是全力推进惠民工程“新台阶”。投资3444万元完成平青乐线(S252)八里桥至马城桥段功能性修复养护(中修)、赤曹线(G508)部分路段排水、平青乐线(S252)响嘡桥维修加固工程,进一步提升公路安全通行水平。三是着力打造污染防治“新亮点”。投资4700多万元完成了集汽车修理、停车休息、货车冲洗、尾气检测、治超治限等综合服务项目为主的国道205线和省道平青乐线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区项目,对该市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四是积极拓宽城市公交“新广度”。采取社会投资建设模式,在完成152个农村公交客运候车亭建设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设计城区公交线路,建设双侧公交候车亭110个,建设双侧公交站牌14个,进一步提升城市公交形象。五是畅通农村公路脉络“新目标”。 按照“三个一批”思路,进一步优化道路通行环境,完成钢联路改建、何茨线改建及杨柏线改建工程,新建改建一般农村公路134.7公里。在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基础上,又创建完成榛子镇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乡道雷王线和榛子镇古镇环线2条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六是提升交通项目质量“新品质”。加强交通项目施工工地监管,强化扬尘防控措施,狠抓工程质量管理,培树创新理念,提高质量监管水平,实施过程监督、全面管理,构建环保、节约、和谐的公路工程建设市场,开展争创优质工程活动,确保工程合格率达到100%。
以管养提升为抓手,持之以恒的加速跑出美丽风景线。以“交通建设年”活动为主线,以促进道路养护提升为目标,深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公路通行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一是把握重点,美化公路环境。本着“路面通畅、管理到位、精养创优”的原则,投资873万元以新高线、G205等为示范打造多色彩和高品质公路景观;以国省干线公路、县级公路为重点,突出抓好桥梁、涵洞、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事故易发路段维修、管护,大力提升路域环境上水平。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七大攻坚行动”, 投资413万元实施国省干线重点段整治提升行动,安装波形护栏5580米、轮廓标484个、警示桩544个,成为道路交通安全新亮点。二是主动作为,优化养护方式。落实标准化养护“一巡、二扫、三检、四疏、五清”工作法,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道路扬尘治理要求,主动结合沿线镇(街)政府修铺平交路口、铁路道口、场院门口,减少车辆带泥(尘)上路,抑制道路扬尘,清洁维护路面。三是换挡提速,落实市场机制。投入专项经费1179万元,创新道路管养模式,采取EPC+F方式,对国省县道实行市场化三方公司清扫保洁。同时,建立网络化日常巡养机制,定期督导检查,强力推进道路养护清扫率、保洁率、洒水降尘率。
以行业监管为重点,用心用情的加速跑出群众幸福感。强化排查,提高安全系数。以“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为目标,深入危货、汽修、驾培、客运、事故易发路段等地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对排查出的薄弱环节,做到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同时,重拳打击“黑车”违规载客、违法停车等交通违法行为,改善出租汽车运营环境。经排查发现的一般隐患已全部整改,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确保了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稳定。精准施策,推进全域治超。以交通问题顽瘴痼疾专项整治为抓手,坚持关口前移,依托固定治超站和联合检查点,积极协调公安交警、环保等部门,严格落实24小时联合治超执法机制,实行4班3运转,做好市域内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强基固本,规范执法行为。以交通执法领域专项整治为契机,积极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严格依法依规决策,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和水平,将执法工作学习教育培训贯彻交通发展始终,开展“专家授课”“执法体验周”“司机之家”等活动,确保了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了执法水平。齐抓并进,强化企业监管。坚持严防、严查、严管、严控的原则,督导各企业对本单位汽修厂地进行硬化,完成出租车淘汰更新工作及市内300余家运输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加强了全市出租汽车行业管理,规范了出租汽车企业的经营行为,不断提高了出租汽车企业服务水平。强化排查,提高安全系数。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对两客一危一货等领域全面排查。由局领导带队检查21次,检查单位场所276家(次),经排查发现一般隐患309项,已全部整改,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确保了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稳定。
以党建引领为先导,旗帜鲜明的加速跑出群众满意度。一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组建党史学习教育专班,制定学习方案,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有机制推动,有任务牵引。共组织开展专题宣讲、书记讲党课、党史理论考试、党史知识竞赛、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百年党史图片展等活动50余次,不断深化学习效果,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二是推进文明创建工作,汇聚交通合力。坚持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青卡驿站”建设、“情满旅途”、我为群众办实事、 季评“十佳”标兵、“温暖夕阳 爱心敬老”、五一志愿不打烊等活动,形成党建与文明创建深度融合、双向提升的良好格局。三是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凝聚党员共识。以“党建+”为抓手,把支部建在中心站队,把新党员发展重点在一线 ,把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施工工地上,形成了部门有支部、处处有党员。交通“党旗红”成为工作的品牌。2021年12月25日,省委组织部到滦调研基层党建工作,给予交通运输局充分肯定。四是着力增强服务宗旨,培树为民情怀。积极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今年以来,共答复城乡一体化热线307件,市局12328服务监督热线90件,阳光理政7件,共办理人大建议22件、政协提案14件,按时答复率100%。在2021年12月28日滦州市人大常委会上,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进行测评,交通局获满意评定。
心有凌云志 不待扬鞭自奋蹄
2022年是建设交通强国重要之年,也是积蓄交通智慧力量、推进滦州交通建设的关键之年,滦州市以申报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重点,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抢抓新机遇,朝着“现代经济强市,繁荣美丽滦州”奋斗目标加速前进。截至目前,加速构建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普通干线公路为支撑,以高密度农村公路网为基础,以客货运输枢纽为节点的大交通综合路网。全市公路总里程1696.3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65公里/100平方公里,
立足中等城市建设,构筑外联内畅交通格局。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保障畅通”的原则,围绕市域经济发展重点与社会需求,积极谋划工程项目,努力构建便捷、畅通、安全、高效的现代交通网络,引领交通大发展。2022年,唐山市“双大外环”重点项目赤曹国道(滦州段)新建项目于9月22日顺利完工通车,打通了唐山中东部新的南北联系大通道,有效缓解国道205线穿城对滦州市的环保压力。在抓好赤曹国道、唐秦高速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拟实施平青大至大横山营段改建、沈官营至安泰线段改建、平青大至滦古路段改建、唐榛线滦州段大修四条县级公路工程,实施省道平青乐线、国道102线东段、国道102线与省道迁曹线重复等路段的排水边沟维修工程,一般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00公里,积极创建县级示范镇2个和省级示范镇2个,创建县级美丽农村路20公里、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20公里,继续巩固扩大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成果,积极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聚焦公路养护管理,促进管养水平提档升级。以全面提升公路环境为目标,实施“路面清洁化、路肩平整化、边坡线条化、排水通畅化、设施规范化”的管养模式,以示范路段为标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带动整体养护水平提高。同时,积极推进国省干线养护管理和路域环境整治工作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机制建设,提高干线公路清扫保洁标准,清理路肩积尘、冲刷公路沿线绿化及护栏,做到道路扬尘治理全覆盖。结合属地镇街政府,不断强化干线两侧硬化、净化工作。
拓展行业管理方式,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总抓手,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应急救援演练,常态化开展“两客一危一货”、公路运营、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积极推进执法人员法制教育、业务培训和考试考核,严格落实执法层级责任,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全域治超等专项行动。做好疫情防控、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进一步推动行业安全持续稳定。
砥柱中流,方显本色。滦州交通运输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楫争先,砥砺前行,昂首阔步开启新征程,锐意进取绘就交通新蓝图,加快构建滦州交通发展新格局,以卓越成绩谱写交通强国时代答卷。(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