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6版:区域保定

“无废城市”演绎绿色蝶变

鲁岗公园一角。白培培 摄

鲁岗公园鸟瞰图。白培培 摄

□通讯员 杨虎

《保定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主要农业废弃物接近全量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危险废物得到安全管控,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初步建成,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公众满意度和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如今,借助‘无废乡村’创建,我们村周边环境越来越好,经常有游客慕名而来。”近日,看着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易县狼牙山镇周庄村民李大水感慨道。

与此同时,在保定主城区北部的鲁岗公园,家住万和城的张波带着孩子欢快地在大滑梯上玩耍。曾几何时,这里的建筑垃圾堆成山,附近的市民颇有怨言。为了充分利用“垃圾山”,将之“变废为宝”,保定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园林绿化中心专门进行了科学设计,通过重塑地形、梳理径流、恢复植被,将之打造成“山地公园”,变场地劣势为景观特征。其中,山地面积占公园总面积的50%以上,最高点距离地面约20米。曾经的“垃圾山”,就这样成了市民休闲乐园。

如今,无废公园、无废学校、无废乡村(社区)等一个个“无废细胞”正在保定市不断裂变,助力“无废城市”建设跑出加速度。

今年4月,保定市成功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无废城市’是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保定市坚持把‘无废城市’建设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成立了推进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工作台账和清单。”保定市生态环境局固废处田彦安说。

任何垃圾,都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用40万吨城中村建筑垃圾堆山造景建成鲁岗公园,只是保定市垃圾再利用的一个缩影。该市还将环城水系等项目开槽土用于城市绿化回填、土地平整,将混凝土块、水泥路面等回收再造,生产新型环保砖等产品。今年以来,新型环保砖等产量已达280万立方米,资源化利用率60%以上。同时,该市为本地企业推广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目前已广泛用于城改安置区、市政路网等120余个项目。

保定市不断提升垃圾再生利用水平,创新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新模式,全市现有建筑垃圾处理设施38个,其中建筑垃圾消纳场17个,库容2528.84万立方米;资源化综合利用场21个,年处理能力2260万吨。同时,为本地企业扩大建筑垃圾收储能力,为企业免费提供150亩存储场地;为本地企业提供政策性补贴,明确建筑垃圾运送全免费,企业每接纳1立方米垃圾可获补4.5元,切实走出了“政府助力、做大企业”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路径。

如今,城乡“一案规划、一网治理、一线监管、一站考核”和“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社会互动、循环联动”的“双四位一体”治理体系在保定市基本成型。2020年以来,该市清理积存建筑垃圾1328.69万立方米。

除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利用也在该市蔚然成风。该市投入5000余万元,建设“一硬五有”示范收集点500余个,投放“四分类”垃圾箱1.6万余个,购置“四分类”运输车220余辆,改造垃圾台站38座,达到规范统一、设施配套的效果。

“保定市以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主线,统筹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要素集成,不断深化社会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体制机制,形成具有保定特色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田彦安介绍。

建设高品质有韧性的现代化新保定,《保定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主要农业废弃物接近全量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危险废物得到安全管控,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初步建成,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公众满意度和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预期模式和建设亮点全面显现,城市精细化和现代化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2022-12-20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19373.html 1 “无废城市”演绎绿色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