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郭增虎)为加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灾害防御体系,有力解决防灾减灾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日前,经石家庄市气象局与市应急管理局商定,双方共同签订了“信息员队伍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协议”。
“气象信息员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传播者,是协助气象部门开展气象灾情调查、灾害防御的公益服务人员;灾害信息员是自然灾害信息的采集者、报送者。从实际工作中看,气象信息员较灾害信息员数量偏少,在灾害性天气预警传递及受灾情况掌握上有局限性,而灾害信息员在第一时间掌握预警信息、适时获知天气变化上亦有不足,将两支队伍有机整合,势必互补共进,使防灾减灾信息‘最后一公里’的根基更加牢固。”石家庄市应急管理局救灾物资保障科负责人介绍。
全面整合融合
在合作框架协议下,该市全面整合两支力量,实现五个方面的高度融合,从而充分发挥基层信息员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信息传播、自然灾情统计报送核查等工作。
队伍融合,实现总合。石家庄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双方共建共享一支队伍,以灾害信息员队伍为主,灾害信息员未覆盖的区域保留气象信息员,队伍名称可根据需要各自表述,实现“一专多能”和“一人多用”。双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指导,共同为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培训融合,灵活结合。每年开展联合培训一次,部门双方负责各自领域的培训内容。同时,根据需要部门双方也可单独举办基层信息员培训。培训工作按照具体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确保培训“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
职责融合,强化配合。整合后的基层信息员队伍在本级基层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重点做好灾情统计报送、灾情核查、协同转移安置、灾害评估及应急救助等工作,还应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灾害防御知识科普宣传及应急演练等工作。
管理融合,系统汇合。石家庄市应急管理局负责全部人员的年度信息更新和日常管理。每年5月底前完成年度信息更新,完整记录双方商定的基层信息员备案登记表。市气象局负责将汇总后的登记表提交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备案,并录入河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信息融合,链条闭合。石家庄市气象局及所属县(市、区)气象局负责各区域内的突发事件预警平台的运行维护及基层信息员的预警信号发布。市应急管理局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负责向市气象局通报因气象灾害引发的各类气象灾害情况,包括灾害发生时间、地点、灾种、影响范围、灾情损失等情况。通过信息融合实现信息全链条闭合。
全力共建共享
该合作框架协议显示,双方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推进资源整合、加强信息共享、强化交流协作,充分发挥部门间、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有机联动的科技创新作用,不断推进气象信息员与灾害信息员队伍融合,加强双方信息员队伍共建共享,共同提升自然灾害防御能力。
另外,进一步完善常态化联系沟通和灾害风险、灾情评估会商机制。双方指定专门的机构和联系人负责日常联系和交流,每年召开1次工作联系会议,及时评估和总结合作成果,持续推进合作的深入开展。
石家庄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按照优势互补、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合作,在整合现有基层信息员资源,丰富和完善信息员的职责内容基础上,逐步实现“一专多能”和“一人多用”,建立健全运转有效的联合监测、信息共享、队伍共建机制,充分发挥基层信息员在灾害防御工作中的作用,不断提升自然灾害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