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田桂云 石鑫)秦皇岛市应急管理局聚焦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不断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综合治理措施,自然灾害防御能力逐步增强。
强化监测预警。健全地震、地质、海洋、水文、林火、气象等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在灾害性天气易发区增补自动气象观测站,建成覆盖全市所有水库、行洪河道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系统,在所有山洪灾害易发区自然村设立自动或简易雨水情监测站点,对全市所有重大危险源企业、危化生产企业、煤矿、地下矿山和尾矿库实施安全风险智能监测。
强化风险普查。高标准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组织力量对气象、水旱、海洋、地质、地震、森林火灾等风险要素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估。配齐配强3千余名基层灾害信息员,建立灾害风险隐患快速报送体系,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强化风险治理。开展水旱、地质、森林、地震等自然灾害重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改行动,摸排全市涉及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点,逐一落实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更新2022年全市加固工程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抗震设防信息,推进开发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成果应用。
强化森林防火。建设9个视频监控中心,2百余个高山监控点位,实行林火卫星、气象遥感卫星、企业热点卫星、无人机“三星一机同测”,重点林区监控100%全覆盖。市、县成立上百个专项督导组常态督导巡查,严厉打击野外违法用火行为,2021—2022年度实现了省挂账“零火灾”的历史最好成绩。
强化抗洪防御。调整理顺市、县、乡三级防汛抗旱指挥机制,建立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一纵到底的防汛包保责任制度,设立市级防汛抗旱防台风联合工作专班,建立“一办八组”工作运行机制,修订市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预案,所有水库、塘坝、地质灾害点、尾矿库、山洪灾害村全部落实行政、技术、巡查、预警、转移责任人,督促调度昌黎县做好滦河妨碍行洪清障工作的落实。突出矿山和尾矿库量大风险高的特点,启动地下矿山采空区治理、尾矿库闭库和隐患治理等多个专项活动,组织多批专家对非煤矿山和尾矿库进行驻县专家会诊和检测评估,非煤矿山和尾矿库在4次强降雨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险情。
强化基层基础。落实11项防止受灾困难群众因灾致贫返贫支持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全民安全素质提升,积极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行政村、社区应急广播终端50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