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马明明 张河)近年来,张家口市桥东区围绕三大氢能生态体系和五大工程,加快发展氢能产业,优化布局,延伸产业链,全力建设全市氢能产业核心区、京津冀氢能产业集聚区、国家级氢能经济生态区,已形成制氢、储氢、加氢、氢能装备制造及氢能应用的全产业链条雏形,为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顶层设计助推发展
为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发展氢能产业,桥东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政委、区长任指挥长的氢能产业发展工作指挥部,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统筹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工作。指挥部下设18个工作专班,各单位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和进度安排,全力推进氢能经济发展。
2021年,桥东区召开氢能经济发展大会,发布了《张家口市桥东区支持氢能经济发展的十五条措施》,为实现氢能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2022年8月,桥东区召开氢能产业推介会,对空港经济开发区进行集中推介,邀请各界企业参与以氢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提升桥东区的知名度,共同谱写合作发展的新篇章。
一项项务实举措,强化了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装备制造乘势而上
走进亿华通二期年产1万台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设备,确保生产线安全顺利投入使用。2017年8月,全国首条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批量生产线在桥东区正式投产,年产发动机2000台,为全市氢能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全市444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40辆物流车全部采用此条生产线生产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宏武说。
不仅如此,桥东区还引入150兆瓦聚通高性能燃料电池电堆项目、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制氢系统项目、复合气瓶及车载供氢系统项目等,推动了氢能产业链条的完整化。在加氢站建设方面,桥东区建成创坝加氢站和海珀尔加氢站,为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示范应用提供经济安全稳定的氢源保障。
技术创新多点开花
氢能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是关键。在氢能技术创新方面,桥东区也走在全市前列。
2019年1月,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成立,打造国内首家氢能数据中心,实现对氢能全产业链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2019年12月,河北省省级氢能产业创新中心在桥东区正式成立,积极探索建立产业联盟开放式运行模式,打造产权结构明晰、运行机制市场化、人才激励制度化、研发投入有保障的新型创新主体。
2022年4月,桥东区举行氢能产业学院项目签约仪式,政校企三方共同打造以氢能产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综合性技能人才资源平台,为企业输送氢能产业高素质技术人才,推动全市氢能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只有牢牢牵住技术创新的‘牛鼻子’,投入更多资源和力量,产学研结合,自主研发创新,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才能走在氢能开发利用的前列,为打造全国氢能产业第一区提供支撑。”桥东区空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会书记、管委会主任徐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