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7版:区域邯郸

邯郸经开区 农产品有了“身份证”

本报讯(记者韩晓寒 通讯员卜歆)为提高绿色优质蔬菜供给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邯郸经开区用科技创新改革发展,采取“集中打造、广泛推广”的方式,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探索区块链农产品全程追溯试点建设,实现绿色农产品“从田园到餐桌”全程可追溯、安全有保证,推动农产品质量管理迈向数字化智能化。

邯郸经开区在蔬菜大棚安装环境数据采集、生产监控、传感器等设备15件。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形成生产有规范、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从而保障农产品的安全、高质、可控。同时打造“滏农云”大数据服务中心,建设“滏农云购”电子商务平台和“极鲜达”智能配送服务平台,在邯郸市200多个社区设立了便民服务终端机,开设了“供销商城”购物模块,电商年销售配送农副产品2.2万吨。构建了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大数据分析、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农业物联网采集4大系统,形成了专家指导、农事服务产销对接“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为全区农事生产和种养基地建设插上科技的翅膀,走出一条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2022-11-22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17263.html 1 邯郸经开区 农产品有了“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