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推荐
  • 财经
  • 产经
  • 区域
  • 金融
  • 观点
  • 三农
  • 企业
  • 法制
  • 社会
  • 资讯
  • 视觉
第03版:深度

提升农民职称评价体系“含金量”

□张亮 冷瑞洁

目前,宁夏试点评选出的拥有职称的农民,虽然在专业技术评价体系上与“体制内”的职称评定能一一对应,如“副高”职称农民与副研究员、副教授同属一级,但除3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一次性奖金外,尚无配套其他福利待遇。受访基层干部认为,高素质农民需要职称认可的荣誉感,更需要干事创业平台,要提升农民评职称的仪式感和含金量,用“真金白银”“吹糠见米”的力度支持农村高素质人才发挥更强带动作用。

一要加强对评上职称农民的再培训和再教育。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审对学历几乎没有“门槛”要求,因此评上职称的农民在基础教育和理论水平上具有明显短板。石嘴山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应当针对评上职称的高素质农民开展理论水平提升培训,开设三农政策解读、涉农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课程。

二要给予高技能农村人才实打实的产业支持。评上职称的农民大多数都是种粮大户、养殖大户、合作社负责人。职称评审不能“一评了之”,让职称证书束之高阁。多位基层干部建议,人社部门评完职称后,组织、农业部门要跟进对接了解他们的产业发展计划和信贷、用工等方面的需求,积极对接服务。

三是在职称评审和奖励上更有仪式感。多位受访副高和中级农民农技师认为,在证书发放上可以更有仪式感,如选择在这些人经营、服务的村庄举行职称聘任和证书发放大会,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荣誉感、归属感和示范带头作用。

2022-11-22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17233.html 1 提升农民职称评价体系“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