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鹏飞 苏晓瑞 王晶 通讯员田宇翔 李伟)展开《张家口市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示意图》,不同颜色、不同走向的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畅连京津冀,直抵内蒙古大草原,通往山西煤炭大省。
“这十年,张家口高速公路发展迎来黄金十年,张承二期、京新三期、二秦、张涿、太行山、延崇、张尚等多条段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使张家口成为京津冀连通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张家口市高等级公路资产管理中心主任邢海军介绍。
目前,张家口市域内共建成通车高速公路13条,形成了“五横两纵一线”的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居全省首位。
百年京张续写同城化新篇。记者走进张家口高铁站8号站台,高铁列车仅需50多分钟即可直达北京,而在过去,最快也要3个半小时。同时,张家口也成为新的原点,由此通向山西大同及内蒙古集宁、呼和浩特等城市。
“张家口是百余年前中国人自主设计修建的首条干线铁路——京张铁路的终点,2019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张呼高铁、张大高铁、崇礼铁路四条高铁同日通车,形成了环张家口一小时交通圈,京张、张呼、张大同城化成为新常态。”张家口车务段党委宣传助理员李治华说。
如今,张家口市铁路通车总里程达1039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248公里,普速铁路791公里,“坐着高铁游四方”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出行的新选择。
“我们将积极拓展后奥运广阔的发展空间,将高铁优势与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紧密结合,紧紧抓住太子城、崇礼冰雪小镇、草原天路等旅游资源,抢抓后奥运旅游机遇,让京张高铁这张靓丽‘名片’持续发光发热。”李治华对未来满怀憧憬。
市民王先生正在张家口宁远机场的T2航站楼排队办理值机手续,他将搭乘MU2176次航班飞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张家口机场2013年6月正式通航,每周航班量由初期的6架次增至最多每周172架次,可飞抵石家庄、杭州、厦门、广州等11座城市,尤其是‘张石快线’每周达56班,航线网络覆盖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中南6个行政区域,编织起连通国内热点城市的航线网络。2020年8月,T2航站楼的建成启用,使机场客货吞吐能力大大提升。今年冬春航季我们计划开通三亚—邯郸—张家口新航线,特别是针对后奥运冰雪游市场,计划开通和加密华东、华南航线。”张家口机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宏伟向记者说。
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构建,带来的不仅是群众的便捷出行,更为张家口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区域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激发城市的发展活力,带动旅游业蓬勃发展。
为使立体交通网发挥出最大效能,张家口市交通运输局还借冬奥会筹办举办的“东风”,建成了河北省TOCC张家口分中心,将智慧交通与立体交通有机融合,打造交通“最强大脑”。
走进张家口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智慧平台,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块硕大的电子显示屏,在工作人员的演示下,“两客一危”车辆、市区公交车、出租汽车、高速公路、机场航班等数据信息在显示屏上顺畅切换。
目前,平台已与百度地图进行合作,使用百度提供的实时GIS地图,接入整合行业内20多个应用系统,静动态数据达4000多项,视频数据2.7万多路。监测领域覆盖城市路网、高速公路、民航、市主城区公交、出租车、长途客运等10多个监测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家口市立足建成首都‘两区’、打造‘河北一翼’总定位,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京张携手筹办举办冬奥会、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三大历史机遇,十年间,交通运输整体质量和综合效率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出行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现代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综合交通枢纽日趋完善,运输服务能力大大提升。未来,日趋科学完善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必将为张家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源动力,我们将努力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张家口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多顺信心十足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