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雄安新区首批降碳产品交易完成,实现价值转化169万元。
雄安新区首批签发并交易的降碳产品为雄安新区安新县白洋淀芦苇固碳生态产品项目和北京至雄安城际铁路雄安站站房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涉及二氧化碳减排量2.87万吨。
近年来,河北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大力推进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积极打造“发、输、储、用”全产业链条,在“追光逐日”的赛跑中,河北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近日,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下伙房乡八号地村,灿烂的阳光不仅洒在山村的角角落落,还被源源不断“吸”进一块块光伏板存储起来。在光伏板下的空地上,村民正忙着为苍术苗除草。
八号地村积极利用荒地荒山多、光照充足等优势,建设两座光伏电站,并投入使用,其中84千瓦光伏电站年收益10万元,315千瓦光伏电站年收益18万元。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下伙房乡探索出一条“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新模式,并利用八号地村光伏板下空地种植苍术10亩,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河北省光伏并网装机2191万千瓦,居全国第二,占全部电力装机的21.9%。预计到2025年,河北省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规模将达到3200万千瓦,装机规模和发电量较“十三五”期间翻一番。
河北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省领导包联工作抓总、协调、推动的独特作用,深入落实政策措施,主动化解困难问题,抓投资、上项目。
促进重大项目建设。力争2022年底前,37个整县分布式光伏试点县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250万千瓦以上,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
优化重点区域布局。打造光伏发电示范三基地,积极推动在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的唐山、沧州及沿太行山区布局三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展示范区,探索光伏规模化开发与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创新。
据了解,河北作为光伏大省,拥有晶棒、铸锭、硅片、电池片、组件、发电应用系统及装备制造,产业链条较为完整,晶硅电池及组件制造环节优势明显,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以晶澳、英利为代表的光伏企业,不断向国内外输送光伏组件,也提升了河北光伏产业在世界的影响力。
顺应行业发展大势,更多的光伏新秀强势崛起。以保定光为、唐山海泰、科林电气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也有着自主承担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及集成控制等建设运营能力。
“河北省在支持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外送配套设施建设上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河北已经拥有资源勘察、研发设计、工程建设、运维服务等完整产业链条,全省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光明、大有可为!”河北省能源局副局长安荣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