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代娇 段维佳
编者按
为全面深入宣传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作出的战略部署,即日起,长城新媒体推出系列融媒报道《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实践场景》,展现我省各行各业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不断开创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河北展现出美好图景的生动实践。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
近年来,河北省大力推动能源生产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能源保障能力取得巨大进步,绿色能源供应能力不断增强,能源生产结构持续优化,朝着低碳、绿色、可持续的方向稳步迈进。
绿色发展的蓬勃力量,正在融入燕赵大地的脉动中。9月22日15时,在张北县鉴衡实验基地,国内首台最大单机容量陆上风力发电机组一次并网成功,标志着我国陆上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实现新突破。
如今,在张家口坝上草原远眺,一台台风力发电机组正迎风转动,整齐划一的光伏板汇成蓝色“海洋”。
充分利用当地充足的风能与太阳能资源,张家口强力推进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呈现出蓬勃生机,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支撑。
在张雄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现场,一座座近百米高的输电铁塔屹然矗立,连接着条条“银线”向远方延伸开去。仅今年上半年,从这里向外输送的绿电就达85.31亿千瓦时。
预计到2030年,张家口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5000万千瓦,成为京津冀重要的清洁能源供应基地。
“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这不仅是北京冬奥会中的浪漫故事,更是河北省加快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速绿色转型的缩影。
数据显示,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每年能向北京地区输送140亿千瓦时绿电,每年可减少标煤燃烧4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80万吨,扎实做好能源安全保供工作的同时,彰显河北担当。
一方面不断提升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另一方面注重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河北构建绿色能源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向能源技术创新要动力、要效益。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虽然具有清洁零碳的优势,但也存在间歇性、波动性的短板。这就需要一个高效的储能系统发挥双向调节作用。
10月24日15时,世界首台大直径、超小转弯半径硬岩隧道掘进机“抚宁号”在国网新源河北抚宁抽水蓄能电站交通洞出口顺利出洞,为电站主体工程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抽水蓄能电站相当于大型‘充电宝’,承担着调峰填谷、事故备用和储能的作用。”电站工程部副主任张晓波说,当用电高峰时,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放水,电站发电,补充电网中用电缺口;当用电低谷或风光等绿色能源发电时,电网消纳不了,抽水蓄能电站就把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消耗电网中多余的电量,电能转化为势能,储存起来,以此保持电网平稳、高效运转。
据介绍,抚宁抽水蓄能电站建成投运后,每年发电量可达16亿度,相当于80多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目前,全省在建抽水蓄能规模740万千瓦,其中丰宁抽水蓄能电站规划装机360万千瓦。2021年,河北风电、光伏消纳利用率分别达到95.4%、98.2%。
端牢能源饭碗,用好每一分资源,在河北,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不断加速。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河北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打造“发、输、储、用”全产业链条,努力构建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其他能源发展相协调、开发消纳相匹配、“发输储用”相衔接的新发展格局。2022年,全省新安排新能源项目规模接近5000万千瓦,将超过“十三五”期间新增装机量之和。
大力推动能源生产结构转型升级,数字是最有力的见证。从省统计局获悉,前三季度,河北能源供给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8.9%。其中,风力发电量增长14.8%,太阳能发电量增长25.6%。
一张蓝图绘到底,河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加快推广运用光伏、风电、抽水蓄能、氢能等新能源,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
预计到2035年,全省火电装机规模稳定在7000万千瓦左右,陆上风光电装机达到1.66亿千瓦、海上风电开发规模1500万千瓦,沿海核电建成720万千瓦,"风、光、水、火、核、储、氢"多能互补供应格局基本形成。天然气管网实现县县通。风电、光伏、输变电、新型储能等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在张承、沿海地区实现集群化发展,基本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形成多元多向、灵活可靠的能源安全供应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