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专题

邓晶:绿色未来 创新有我

□记者 冯立华

代表档案

邓晶,女,中共党员,化工总控工高级技师,化工高级工程师,现任开滦集团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分厂工艺技术员,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工匠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看,这是精脱硫工序,精细脱除焦炉煤气中的有机硫和无机硫。”与开滦集团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分厂工艺技术员邓晶又一次见面,起始话题依然围绕着她视为“宝贝”的甲醇装置。

“小女子”如何搞定复杂的“大化工”?

过程并不容易。

2007年,邓晶成为开滦集团进军“大化工”的第一批技术工人,那一年她22岁,她的工作就是确保甲醇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当时,焦炉煤气制甲醇装置在全国只有四套,所有员工都是新手,可借鉴的操作经验几乎没有。

“我这个人呢,就是爱‘较劲’,跟设备较劲,也跟自己较劲,遇上检修,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一干就是两个多月。”邓晶说,这都是常事儿,并不觉得辛苦,用开滦人自己的话说,这叫“特别能战斗”!

从担任甲醇转化工开始,邓晶一头扎在业务中,将中控室内精脱硫、甲醇合成、甲醇精馏等各个甲醇生产岗位技能全部吃透,成为能够给所有人替班的“万能操作工”。2012年,她成为开滦集团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的首位女值班长。

“全能”的背后,是全力的付出。

这里每一台设备的安装,每一条管道的铺设,每一处工艺的细节,她都了然于心;每一次紧急工况处理,每一次检修,她都是守护者。

15年来,从一名新工人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邓晶见证着一片盐碱荒滩发展成一座现代化的煤化工园区,煤化工成为百年开滦第二大支柱产业。在这里,煤炭被转化成几十种或固态或液态或气态的新产品。

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邓晶所在的开滦集团,正在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篇章,不断尝试煤化工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项目。

满是庆幸与自豪,邓晶一直和广大工友们奔跑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

成立创新工作室,是为了将创新的成果运用于实际生产中。这项工作,邓晶从2014年开始就着手来做了。邓晶和她的团队,每年至少十个以上的技改创新项目,为企业源源不断地创造着效益。由创新工作室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在国家级比赛上频频获奖,工作室也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技术要过硬,创新不停步。

截至目前,开滦煤化工研发中心累计申请专利107项,获授权48项,主持或参与起草并发布国家标准3项、团体标准3项。

成长的邓晶正与工友齐心创新提质提产;成长的开滦正与世界分享自主研发成果。

新起点,新征程,新愿景。

开滦集团把煤化工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大力推进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推动“黑色煤炭绿色开采、高碳产业低碳发展”。2021年,开滦集团煤化工产业建有唐山京唐港、曹妃甸、丰润、迁安中化和承德中滦5个煤化工园区,产能总规模860万吨。

邓晶深深知道,这就是开滦,由黑变白擘画现代煤化工的绿色未来。

国家对科技创新、企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视,邓晶说:“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热切期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这位“85后”党的二十大代表心中,煤化工绿色发展有着很重的分量,为此奔忙出力,邓晶笃定地给出了四个字的答案——义不容辞!

2022-10-13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14639.html 1 邓晶:绿色未来 创新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