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在不懈的奋斗与求索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发展壮大,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也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并进。中国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汲取滋养、形成特色,凝聚团结、和平、进步的共同追求,为变乱交织的世界带来更多和谐与安宁,在21世纪奔涌的时代大潮中书写人类文明谱系的中国篇章。
激扬贯通古今的文明力量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当代中国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十四个坚持”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今日之中国,正以更加坚定从容的步伐踏上新征程,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上不断产生新的发展、新的创造。
今日之中国,向世界呈现的是一派充满生机活力的文明新气象。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激励14亿多中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各方面;“举贤任才,立国之本”,选贤任能的制度设计,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让中国大踏步走在时代前列……传承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中国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中国开辟的这条现代化道路、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立足自身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博采古今中外各家之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重大文明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崭新篇章。
秉持和合共生的价值追寻
“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重要演讲,这样阐释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明底蕴。
过去十年间,习近平主席多次在重大国际场合阐释中国的和平主张和安全观念。平实有力的话语,反映了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愿望,道出了中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珍视与追求。
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安全,为各国在乱局变局中守护和平安宁明确努力方向。中国文化中的“和合”理念,在“六个坚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面对乌克兰危机、伊朗核、朝鲜半岛核、巴以冲突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国坚持公平正义、独立自主,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作出判断,始终劝和促谈,主张标本兼治,倡导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全球和地区安全架构,为消弭和平赤字、信任赤字持续贡献“和能量”。
肩负共促发展的时代担当
发展,人类社会永恒主题。为何发展?为谁发展?如何发展?在百年变局风云激荡的当下,这些重大问题亟待解答。人类文明演进到今天,迫切需要找到通往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大道。
“有恒产者有恒心”“不富无以养民情”,人们对发展的追求从未停歇。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始终坚持把发展置于国际议程中心位置,倡导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为世界通往繁荣未来提供新方案。
中国倡导的发展,建立在“天下一家”的情怀担当之上。
“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利。”习近平主席这番话,饱含着新时代中国希望与各国人民并肩走上幸福之路的真诚意愿。
中国倡导的发展,建立在“四海流通”的开放精神之上。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世界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无论是推动中国自身发展,还是解决全球发展难题,习近平主席始终强调在开放中谋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倡导的发展,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之上。
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共建美丽地球,中国倾听来自绿水青山的呼唤,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的节水梯田模式在埃及得到应用,有效涵养水源;中国技术助力非洲“绿色长城”计划,阻止撒哈拉沙漠南侵;中老铁路建设过程中多次延长隧道、以桥代路,以保护动物家园……
追求天下一家的大同愿景
习近平主席说:“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这是新时代中国对人类共同未来的呼唤与期待,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情怀与担当,描绘出美美与共、和衷共济的人类文明新图景。
不同文明如何和谐共处,是习近平主席始终关注的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在习近平主席倡导下,中国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国际会议,与多国举办“文化交流年”、开展经典作品互译等,以实际行动践行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希腊前总统帕夫洛普洛斯说:“如果世界各国都秉持这样的理念,人类前行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在习近平主席引领下,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国际上提出和倡导人民至上、开放包容的民主观,平衡协调、普惠共赢的发展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
实践表明,中国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条和平发展、共同繁荣之路,是一条携手同行、命运与共之路。
(记者韩墨、郑汉根、韩梁、韩冰、陈杉)(据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