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晓慧
2021年
全省建筑业企业资产总计
7970.5亿元
是2012年的2.4倍
年均增长10.4%
2021年
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
6484.6亿元
是2012年的1.3倍
2013-2021年年均增量
达179.9亿元
2021年
全省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
16250.7亿元
是2012年的2.0倍
2013-2021年,签订合同额
年均增长7.9%
年均增量达893.0亿元
日前,省统计局发布的《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建筑业行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着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筑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生产规模持续扩大,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市场活动不断增强。截至2021年底,全省拥有建筑业企业3142家,2013-2021年,全省共新增建筑业企业795家,年均增长3.3%。2021年,建筑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895.6亿元,比2012年增长34.3%,年均增长3.3%。
建筑业总产值稳步增长。2021年,全省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16250.7亿元,是2012年的2.0倍。2013-2021年,签订合同额年均增长7.9%,年均增量达893.0亿元。2021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484.6亿元,是2012年的1.3倍,2013-2021年年均增量达179.9亿元。
企业资产不断扩大。2021年,全省建筑业企业资产总计7970.5亿元,是2012年的2.4倍,年均增长10.4%。从企业类别看,房屋建筑业企业资产总计3884.0亿元,比2012年增长2.2倍;土木工程建筑业企业资产总计3245.9亿元,增长2.8倍;建筑安装业企业资产总计541.8亿元,增长2.2倍;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企业资产总计298.8亿元,增长2.9倍。
行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大型龙头企业拉动明显。2021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企业88家,比2012年增加14家,合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983.9亿元,占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的61.4%。其中,特级资质企业达到11家,比2012年增加4家;一级资质企业355家,比2012年增加181家。2021年,建筑业总产值的68.7%集中在特级、一级资质企业。
产业结构发展渐趋平衡。随着建筑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建筑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从单一的房屋建筑施工为主向综合的大土木建设拓展,形成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安装业、装饰装修业和其他建筑业等门类齐全、行业配套的建筑产业大军。
外埠业务快速增长。2021年,全省建筑业企业在省外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04.3亿元,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4.6%。
科技含量逐步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2021年,全省建筑业企业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64.5万元/人,比2012年增长80%,年均增长7.0%。人均竣工产值由2012年的18.4万元/人增至2021年的27.9万元/人。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提升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为建筑业企业参与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奠定坚实基础。
高水平建筑工程质量展现河北建筑风采。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建筑精品工程先后斩获多项国家级大奖。骨干企业通过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先进生产力转化,有力推动了全省建筑业行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绿色建筑渐成主流。近年来,全省建筑业行业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动绿色节能建筑业发展。自2017年5月1日起,全省城镇新建居住建筑全部执行75%节能标准。截至2021年底,全省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面积累计达605.7万平方米,建设规模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21年,全省各市均提前一年完成创建实施方案要求的绿色建筑业占比92%的目标;累计竣工绿色建筑面积7211.61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积的98.8%,处于全国第一梯队。
助力城乡发展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截至2021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已达到20.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084公里,居全国第4位。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车,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全面打通。延崇高速公路延伸工程、赤城支线工程建成通车。与京津连通铁路达到23条,与京津连通干线公路达到47条,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向广度深度扩展。
城镇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累计改造城镇棚户区住房80.7万套、老旧小区6311个、城中村882个,县城及以上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8%、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大力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共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舍206万平方米,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785所、社区和居家养老设施674家。随着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2021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14%,比2012年提高14.34个百分点。
乡村面貌发生巨变。历史性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99.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已全部解决,全省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05.5万户。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和“空心村”治理工程,累计完成1073个农宅空置率50%以上的“空心村”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分别达到99.4%和67.0%。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全省8963所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全部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