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绿色低碳导刊

开滦集团

深化大师工作室建设 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本报讯(通讯员李彦涛 陈雄飞 闫庆峰)开滦集团公司坚持统筹规划、高标定位、规范发展,高质量建设各类职工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近100个。工作室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技艺传授和技改革新工作,五年来组织各类培训2300多期次,培训员工3.6万人次;签订师徒协议1000余对,培养出以党的二十大代表邓晶、全国技术能手吴金江、卜雪锋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人才;总结、推广实用操作技法200多项,编辑培训教材164册,一批绝招绝技得到总结传承;完成技改革新1700多项,获国家专利78项。目前,开滦集团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的比例达到47.06%,在煤炭行业位于前列,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全力支持,全面深化工作室创建。集团公司和各二三级单位都把工作室建设确定为人才、技术、工会和团委工作重点任务,与工人先锋号、青年示范岗等创建有机结合,聚集多方资源,形成组织合力。同时加大投入保障和政策引导,目前已累计投入2400余万元用于工作室建设,推荐优秀工作室参加国家、省(行业)工作室评选和工人先锋号、五一劳动奖状、青年文明号等先进集体评选,优先推荐工作室领办人及骨干人员参加开滦集团首席技能大师评定、各类评先和学习考察、学历进修等。

精益求精,打造行业精品工作室。坚持量质兼顾、以质为主。在考虑产业专业需求的同时,确保做到严格标准,打造精品。结合集团公司产业、人才规划及人才布局,制定工作室建设规划,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实现主要产业和重要专业全覆盖。为有效利用资源,防止无序、重复建设,跨单位对相近专业工作室进行整合,成立1个集团公司职工创新联盟。坚持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制定集团公司级工作室建设标准,对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团队素质等软硬件作出明确要求,确保建设质量。典型引领,打造品牌。瞄准行业先进,打造精品工作室,树立开滦品牌。创建38个集团公司级工作室,其中被评为国家级3个、省级(行业级)23个、唐山市级3个,提升了工作室建设整体水平。

创新载体,保障工作室发挥引领作用。坚持建制度、严考核、促创新,确保工作室做精做实、发挥引领作用。严格规范管理。通过制定开滦集团《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对工作室建设、管理、运转等各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明确领办人、技术骨干和技术顾问团队的职责分工,建立工作例会、上站交流、技改项目立项和评审评估、培训带徒、内部激励、资金使用等管理制度,推动工作室建设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严格细化考核。制定以业绩成果为主的6大项27小项考核标准,实施年度和两年管理期满考核。年度考核优秀、良好、达标的工作室分别给予5万、3万和1万元奖励,考核不达标的给予黄牌警示、限期整改,两年度均不达标的工作室予以摘牌。目前先后发放考核奖励268万元,对11个作用发挥不突出的工作室予以摘牌。创新工作载体。成立各专业(工种)领域专家指导和鉴定小组,定期对工作室的创新成果、技术专利等进行评估、鉴定,提高工作室技术创新水平。组织技能大师技术传播队、技能大师交流日、跨单位导师带徒活动,建立“互联网+技能大师工作室”在线交流学习系统,开通“大师之家”内部网站,推进工作室“线上线下”融合,拓展技术传播范围,促进共同发展。组织开展职工发明创意大赛,设立职工创新成果转化基地,进一步激发工作室创新创造热情。

2022-09-30 开滦集团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14121.html 1 深化大师工作室建设 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