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政经济

付素珍:用爱点燃生命的希望

□记者 刘杨

代表档案

付素珍,女,中共党员,现任邢台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曾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燕赵楷模·时代新人”等荣誉称号。

初秋的清晨,凉风习习。早上七时,一个穿着绿色手术服的身影已走进邢台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病人的房间。“今天感觉怎么样?胸闷气短好点没?能不能自主咳痰?”付素珍细心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耐心倾听病人提出的问题并为其解答,悉心嘱咐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注意事项……这是每天清晨在重症医学科常见的一幕,也是付素珍每天的必修课,忙碌的一天由此拉开序幕。

9月16日上午,记者在邢台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见到付素珍时,她正跟病人家属沟通患者的病情,一头白色的短发、挺拔的身姿、坚毅的眼神显得干练成熟。

付素珍是邢台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从医22年来,她始终坚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无私奉献践行医者仁心,以爱的火焰点燃生命的希望,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一名医务工作者的高尚情操。

“重症医学科是患者生命安全的‘最后防线’,我们就是‘特种兵’,争分夺秒拯救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要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严谨规范,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这样才能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为患者赢得最佳抢救时机。”付素珍告诉记者。

危急关头显担当。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付素珍第一时间向医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先后三次前往邢台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全面负责市里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首创了“重症关口前移”的管理理念,得到了国家、省专家组的肯定、推广。

在邢台市新冠肺炎治疗定点医院开展救治工作期间,付素珍清晰地记得,她和战友们每次进入负压病房之前都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隔离服,戴上两到三层的口罩、帽子,再戴上护目镜。在负压病房的环境里,憋闷、恶心、呕吐是“家常便饭”。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付素珍每天平均工作时间将近14个小时,遇到紧急情况,一天甚至只能休息几个小时,同事们纷纷称她“铁娘子”。抗疫三年,作为重症医学科专家,付素珍负责的邢台市新冠肺炎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她也用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带领医护人员实现“零感染”。

在付素珍的字典里,没有上下班时间和节假日这两个概念。由于科室人员紧张,她既是一位指挥员,更是一位战斗员,顾不上吃饭是常事,往往是午饭当晚饭吃。多年来,每逢遇到节假日,她必主动值班,让其他同事们休息。

熟悉付素珍的人都知道,去她的办公室很少见到她的身影,她从早上踏进医院的那一刻起就扎进了病房,晨会、查房、会诊、下医嘱、疑难病例讨论、家属谈话……像一只旋转不停的陀螺。

付素珍负责的重症病房有3个病区56个床位。从患者身体状况的查看到心理需求询问,再到与患者家属谈话,她往往忙完这些事情后,已经是下午两三点。此后,她还要根据病人的检查单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参与上级医院远程诊疗,或是下县去义诊……她忙完这些,常常已是深夜。

重症医学科工作繁杂,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应急抢救可谓家常便饭,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要求更高。付素珍在忙完每天的工作后,不顾自身的疲惫,往往还要专门挤出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更新技能储备,并经常与同事们交流探讨。在身体的疲惫与病人的生命之托相比之下,付素珍和她的同事们义无反顾选择了后者。

从业22年,付素珍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同事和患者的一致好评。2020年她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燕赵楷模·时代新人”。今年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让她倍感荣幸也满怀期待:“会议期间,我将严格按照大会程序,认真履行好代表职责,会后把大会精神带回家乡。”

面对一项项荣誉,一次次褒奖,付素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在白衣战士的队伍里,我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兵,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着危重患者从这里转出去。我希望通过我们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用心护理和耐心沟通,争取让每一位患者转危为安,让阖家美满的气氛萦绕每个家庭。”

2022-09-30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14109.html 1 付素珍:用爱点燃生命的希望